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养殖铺就致富路

济宁晚报 2012-07-14 08:21 大字

本报记者王粲本报通讯员赵磊高照中

鱼塘边鸭子在嬉戏、池塘里鱼儿在游玩、大片的荷叶随风摇曳……这是记者在胡广荣占地350亩的立体生态养殖场见到的画面。

7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村民胡广荣的立体养殖场里,见到了今年47岁的老养鱼专业户胡广荣,她拉着记者的手,讲起了自己的致富经历。

1983年,胡广荣到旧城海子边割柳条喂羊,看到里面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白白浪费了资源,胡广荣觉得要是能把它们利用起来,应该是笔不小的财富,于是便荫生了承包坑塘,搞淡水养殖的念头。“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同意,村干部也不支持,村民更是不理解。都说‘一个小丫头包这么大的坑塘,能行吗?\’我当时就表态,不管任何人反对,我都要承包下来,并且保证不拖欠一分钱的承包费。最终,经过努力,我以每年7105元的价格将200余亩的坑塘以15年为期限承包下来,开始走上渔业养殖的路子。”胡广荣说。“承包第二年,我把一年的承包费赚上来了不说,手头上还有了一些剩余,在村里第一个买了自行车、彩色电视机、沙发等日常用品,当时村里很多人都羡慕着哩!”胡广荣笑嘻嘻地说。“可是我当初的目标并不是这些日常用品,我要发展生态化养殖产业。”以前,鱼塘里主要养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品种,重点在本地销售,销路还算好。但是近年来,随着承包费的增高,鱼苗和鱼饲料价格增长,以及受部分池塘老化,PH值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养鱼的收益普遍减少,个别养鱼户甚至出现亏损。胡广荣边走边指着前面一口池子说,以前像这样的池子一年的承包费是100元,现在达1.5万元,仅承包费一项就需要7万元。“当时我就想,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粗放式经营和单一饲养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另外寻找一条可行之路。”于是在2005年胡广荣就有了一个打算:立体养殖。她首先用25亩的池子做试验,先后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放养泥鳅苗300公斤、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放养小龙虾250公斤;成长后,分别在市场上以每公斤24元、18元的价格售出,当年纯收入就达4万元。

初尝甜头的胡广荣又试着采取藕与龙虾、泥鳅、黄鳝、甲鱼等进行立体混养,经过多年反复试验,现已摸索出成功的养殖经验。“现在下笼子,第二天拿出来,会看到最上层是甲鱼、依次是龙虾、黄鳝、泥鳅,层次分明。”胡广荣笑呵呵地对记者说:“立体混养,又叫一体化养殖,同时种、养多种动植物。混养的好处在于利用这些冷血动物喜欢阴凉的习性,用藕叶为其遮阴避光,而鱼类则食用藕池施用有机肥产生的微生物,消灭对莲藕生长不利的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等地下害虫,还起到松软土质,制造肥料为莲藕提供养份,两者相互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生存环境,为其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常情况下,亩效益可达7000多元。”

在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胡广荣还在鱼台县渔业部门的积极扶持下,注册了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池塘350亩,12个塘口,单池面积约30亩,年产值600万元,利润280万元。“立体养殖圆了这位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的致富梦。”陪同记者采访的王庙镇宣传干部梁丰凯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鱼台举办 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动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赵磊陈锐)为进一步弘扬孝贤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鱼台县将举办喜迎十八大孝贤文化周系列活动。据悉,本次活动由县...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