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牧仙山《泰山行宫》史考 □牧寄 有惠

滕州日报 2010-02-05 05:47 大字

牧仙山位于滕州市滨湖镇三山村。在牧仙山《泰山行宫》上方,尚存一元代的立崖石刻。笔者考查,这应当是目前发现牧仙山泰山行宫最早的历史记载,虽经七百多年,风化刻蚀甚重,但仍能辨析。解读崖刻可以得到几个清晰的信息: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刻崖背景。崖刻全文如下:

卞法华僧修拾方□圆觉禅庵记:

夫,欲住此庵者或□(各)方僧徒、弟僧,戒德此处并彼处有功跡者,方许住持,却不得失咸常住。田土、仕物、斛、粟等物,旦有失咸者,即请退之。如有勤跡增余者,在行住持。若失咸者,未□(非)得住持,□耆年人并诸山师德□□□博举保者。下庵井一孔。

至正元年八月一日 当代住持 平行

崖刻的年代是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而在题记中记载的是“卞法华僧”、“方□”和“圆觉禅庵”。其中的“方□”的□字,因刻蚀较难看清,但经仔细辨认应当是“与”字。“卞”和“方与”均是古地名。春秋时兖州、泗水一带有卞邑,是周武王姬发弟弟叔振铎的支庶子孙庄的封地,“卞”称一直沿用到隋代。“方与”是鱼台县的前称。据清·马德祯编著《鱼台县志》记载:战国时“宋取鲁邑置方与”,晋以后南北朝期间又将胡陆(汉称湖陵)并入方与,北齐县废,至隋又置方与,唐朝宝应元年改方与名鱼台。元代的住持不称“鱼台”而称“方与”,这表明远在隋代或更早时,牧仙山上就有了佛教的“圆觉禅庵”。如今的泰山行宫是由隋代乃至魏晋时的“圆觉禅庵”衍变而来,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这刚好与泰山行宫院中古柏树的树龄相符。

古老的仙山圣地由诵《圆觉经》到念《法华经》再到供碧霞元君,由尼到僧再至道,经历千年沧桑,掩藏了多少兴衰故典,似乎也可从崖刻正文和落款中解读。为何“卞法华僧修拾方与圆觉禅庵”要经历六百多年后才由至正元年的当代住持来“记”呢?从正文中似乎看到至正元年住持平行的无奈,或因战争,或因灾荒,看来是后继乏人难以维持了。像是住持平行圆寂前的遗嘱,也像是为躲避而出走前的训诫,不得不将几百年口授传承以石刻交待——我要走了,请后人注意如下……。据《鱼台县志》、《济宁州志》等史书记载,元朝末年济宁、鱼台一带灾荒不断:“天历三年(1330年)郡蝗”;“元统二年(1334)东平、济宁、曹州、济阴大水。饥”;“至元四年(1338、惠宗)六月,济宁、单州、金乡、鱼台等九州县大水。饥。人相食”;到至正十四年,河决。金乡、鱼台漂没坟墓。在此情况下,住持平行于1341年刻石留嘱,其惨境可想而知。

崖刻的正文通俗易懂,没有任何文字雕琢,几乎是民间白话。例如,“修拾”、“失咸”等。“修拾”,即现代当地口语的“收拾”、“修缮”。“失咸”,指:偷懒、误事、丢失,现仍为当地盛行的民间用语。刻石字迹形体亦不入门派,窥见住持平行的文笔平平。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刻文前密后疏,尤以末句“庵下井一孔”,字大而斜行,似乎藏有玄机。是仅仅告知后人,庵下一井归庵所有,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暗示?“田土、仕物、斛、粟等物”中,“粟” 已充饥,“田土”不动,“仕物、斛”就去那儿找吧,亦未可知。

“庵下井一孔”,即指至今完好保留的“铜井”。此记载告知“铜井”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但何时掘成难以考查。笔者试从《鱼台县志》中寻其解,遗憾的是清知县马德祯亦然显得僚气,对县衙周边一个土地庙都有详记,而对边远的三县境界略而代过,道听途说,记载含混。在《卷之十·古迹》中记:“长寿寺井  深十二丈。先是湮没已久,明时有隐者寓寺中,晨起见雾出其处,发而浚之,清冽殊众泉,寺赖之。隐者姓名不传,其家人寻至,坚不返,后亦不知所终。殆高人也。”但又记“长寿寺 在凤凰山簏,唐时建”。估计其撰志时未加详查,记载有误。若按其述情节,“湮没已久……,寺赖之”推论,此井应为现称的铜井。元代住持在此藏了物,盖了井,刻了石,明时“寺赖之”合情合理。“寺赖之”恰说明井不在寺中,否则不称其赖;“隐者寓寺中,晨起见雾出其处”,与寺在上井在下又情理合一。此井不靠村落,很可能与唐、宋军队扎驻行营有关。如此说来,铜井应远不止八百年历史。

另外,在明、清之前尚无地方志明确记载三山村、牧仙山一带的归属。由此崖刻记载,就清楚地标明远在魏、晋乃至汉代这里就属方与古县,再早应属鲁了。

2009-12-10 于科大花园

新闻推荐

白老虎 ——中国大蒜行业内幕揭秘

...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