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 “三级阵地” 儿童关爱活动站全覆盖

济宁日报 2020-06-16 10:02 大字

汶上县坚持儿童事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健全完善基本保障制度、构建关爱服务体系、打造阵地建设、提升基层队伍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阵地队伍建设。连续3年把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街设立儿童督导员,村居设立儿童主任,每年列支67万元,为15名儿童督导员和540名儿童主任发放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资金。

严格政策落实,筑牢兜底保障底线。建立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连续两年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落实“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 “明天计划”,每两年为全县0-18周岁的社会散居孤儿全部进行免费查体。自2011年起,为全县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孤儿基本生活费待遇,先后将非低保家庭中患罕见病、重病和重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纳入困境儿童范围,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130名,重点困境儿童300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近3000名。

丰富活动载体,开展多样帮扶活动。设立救孤护苗专项资金,设立100万元“扶贫救孤护苗”专项慈善救助金,通过社会募捐、财政补贴、对上争取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救孤护苗帮扶活动。建立县直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镇街与孤困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创新开展“1+1+2+N”组团分类精准结对帮扶,即1名帮扶对象,由1个部门单位牵头,配备1名专业社工和1名青年志愿者,“N”即为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包驻村干部等,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活动。去年以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才艺指导等关爱活动36场、2000余人次受益。疫情期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孤困儿童“疫”“网”情深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夯实阵地建设,打造儿童精神乐园。建立“县、乡、村”三级儿童关爱保护阵地,积极推动工作站点向基层延伸,实现县、乡、村儿童关爱活动站全覆盖。县级建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街建有关爱儿童联络活动站、村(居)建有关爱儿童之家,目前建成各类活动站点38处。投入230余万元,采取“社区+儿童”“养老+儿童”“学校+儿童”的模式,在每个镇街择优选择1-2处社区、养老机构或学校等公共场所,为“关爱留守儿童之家”配建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儿童心理辅导中心等。关爱儿童之家阵地建设和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列入今年汶上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投资2000余万元、建筑面积3500㎡的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预计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新闻推荐

去年济宁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历年最大 乡村振兴让百姓生活越来越美

本报记者杨柳通讯员王绍耿郑伟济宁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强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淡水渔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