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路走 乐有去处 日子有奔头 两年过去了,她兑现了承诺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杨家兴
新修的路面、整洁的广场、阳光下闪着光的塑料大棚……走进汶上县南站镇南李街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从2017年12月上任至今,两年的时间里,霍向华这位女村支部书记带着村民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兑现了她当初对村民代表们许下的3个承诺:让村民行有路走、乐有去处、日子有奔头。
修通村路 村集体经济当年突破10万元
“我们村以前就没条像样的路,收粮食的也不愿意来我们村。”霍向华说,任职的第二天,她就利用一上午时间把全村的路都跑遍了,并跟临近村民了解了具体情况。下午,她带着村委成员登门拜访了相邻的漕流村、龙集村的村委,共同商量把路修通的事。“我们村委之间有事好商量,重点就是涉及到村民们的耕地、排水口……”霍向华带着村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协调耕地重新划分,安排施工地实地查看,合理规划排水口。
2018年底,南李街村全面完成了本村至龙集村、漕流村两条主要道路的硬化,新修和整治农田道路3800米,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路好走了,全村1062亩耕地也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对外承包出800余亩,当年村集体经济就首次突破10万元。
拆隔阂墙 建开放式村委文化大院
“咱们村就缺个让大人小孩活动的地方”、“咱村委大院里倒是有个乒乓球台子,平常咱也进不去啊”……村委会议上,村民代表们七嘴八舌地聊着。“拆拆拆,必须得拆,东边的门拆掉,西边的墙也得打开。”霍向华坚定要求村两委的东西两堵墙都要拆掉,并且将西侧废弃宅基地收拾出来,打造开放式村委文化大院,让村民随时都能来村里咨询事情、反映问题,还能给村民提供活动的场所。
2018年10月3日,霍向华找来施工队开始拆墙、平整土地,不到两天土地就平整好了。“当时百姓舞台放哪儿可难为我了,东面就是村委,北面跟西面都是路,只有南面最合适,但是村民家的后窗户让整体显得不协调。”霍向华回忆道,于是当天晚上她就提着水果去南面村民家做工作。“村民很支持我,我们的工期一点没耽误。”
历经20多天,南李街村建成了东西联通,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的村委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宣传栏、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建平菇棚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镇组织办带着我们外出学习集体经济增收,我自己去济南考察项目,几番思考下来,我觉得种植平菇这个项目不错,目前在汶上还很少有人接触,很有发展前景。”霍向华说。今年中秋节前后,霍向华跟村里的种粮大户李建年、贫困户李庆海、李绪国合作成立威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村里的100多亩土地,其中有十几个大棚先行试验种植平菇。从菌种到大棚,霍向华专门从外地请来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按照标准化建设,通过跟县蔬菜协会联系,平菇可以直接销到外地的商场超市。
“目前,在我们棚里干活的一个人一天少说也得70元,而按照现在市场价格,一个棚除去成本,一茬差不多能有3万多元的利润。种菇的能挣钱,干活的也能挣钱,一个棚的劳动强度还不大,等我探完路,我就在全村铺开。”霍向华告诉记者,为了平菇更好地售卖,她还专门注册了商标、申请了有机认证。
“不能忘了村民为啥选我当村支书的初心,得时刻想着我们肩上的责任,这也是今年我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大的感受。”霍向华望着村学校旁的一片树林感慨地说,明年她计划着在树林下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大球盖菇,带领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微笑之门”万民乐 “效率之窗”千秋业 汶上县打造党建和政务服务品牌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胡克潜王建董文敬)汶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抓队伍、促改革、树形象,积极推动党建与政...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