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打开局面 趟出路子 汶上县康驿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赵嘉亭刘儒静
今年7月份,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启动后,汶上县康驿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全员立即到岗到位,深入到镇村进行实地走访、体察民情、收集实况、谋划思路,奋力开创驻村工作新局面,与群众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夯实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惠民生
工作伊始,服务队从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大力实施道路改造、村级活动场所提升、坑塘综合整治等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硬底盘”。
为民修通“致富路”。金街村是汶上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以种植绿化苗木为主要经济来源。该村虽然紧邻济北旅游大道,但是交通要道、生产路坑坑洼洼、弯曲狭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辆进不去,苗木运出成了大难题,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服务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对村西生产路进行省级硬化升级,开始奔走于各单位协调资金,规划设计,成功争取到省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65万元。总长1300米、宽4米的“致富路”已建成通车,村民再也不会因为苗木拉不出去发愁了。同样存在道路问题的还有玉皇庙村。玉皇庙村村南、村东进村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这条路还是周围村庄学生上学必经之路,校车不容易通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服务队使出浑身解数,马不停蹄地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40余万元,一条长1500米、宽6米的“幸福大道”即将开工建设。
建设村级活动场所,让党员群众有个“家”。大徐前村由于历史原因,原来的村级办公场所早已坍塌。无论是村里开会,还是日常办公都是在村民家里,工作非常不便。服务队一方面动员村“两委”做好村级活动场所的选址工作和聘请市建筑设计院对办公场所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发挥服务队队员派出单位优势,向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35万元,为大徐前村恢复性重建清代民居作为村级活动场所。目前,办公场所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近期将开工建设。
昔日的坑塘换新颜。服务队走访发现,康驿镇大部分村内都有闲散的坑塘,占地面积大、水质污染严重。针对各村保留的坑塘,服务队协调市生态环境局为服务村连片申报省级农村坑塘污染治理项目。一方面对坑塘内的垃圾杂物和底泥进行清淤清理,净化坑塘水质;另一方面合理设计规划,硬化美化坑塘岸边,植树种花,因地制宜修建休闲甬道,开辟休闲娱乐区。目前,可行性报告正在制定完善中。
一天天,一件件,服务队设身处地帮村民解决了一道道难题,逐渐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融入到群众中。
凝聚党建精气神,稳步入题开好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服务队充分认识到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服务队的全局中去定位、思考。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帮扶工作内在动力。服务队成立后就迅速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临时党支部,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建立起“一套制度、一套流程、一次专项调研、一次工作例会、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一次专题研讨会”“六个一”工作方法,为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锻造过硬支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服务队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加强分类指导,实施一村一策,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找出病症原因,明确整顿目标,细化整顿措施,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累计召开村“两委”座谈会、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26次,共梳理出突出问题14条,制定细化措施20余条;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利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和讲党课,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领导方式、致富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开展政策讲解、农业技术、生态养殖等专业技能培训50余次;对党内制度不健全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亮化记分管理等规章制度,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开展公益活动,凝聚党心赢民心。服务队联合康驿镇积极对接康驿籍的爱心企业家立国集团董事长,开展“立国育才”奖学行动,分别为康驿镇升入本科的107名大学新生送去奖学金1000元和行李箱一只,帮助学子顺利入学;另外,联合致公党济宁市委在金街村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村民进行健康查体。活动现场,医疗专家根据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在饮食、保健和用药方面对群众进行了科学指导,针对一些常见疾病、普遍性疾病提出康复保健建议,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活动当天共提供医疗服务200余人次。
立足资源优势,趟出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何盘活资产资源、开发产业项目成为服务队首要的职责,被提上重要日程。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摸清“底数”是基础,理清路径“开方子”是关键。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摸底和认真梳理,服务队在水店村找到了突破口。水店村有一个经营多年的老集市,地处康南公路,摊点杂乱、菜农因相互争夺摊点引起各种纠纷,严重影响着附近的交通安全。服务队经过再三考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可以利用村集体闲散的坑塘修建一个高标准的农贸市场?不仅可以满足群众的购物需求,解决道路拥堵,还可以出租摊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改建后生意怎么样?客流有没有影响?这些后续问题,成为困扰服务队的一大难题。万事开头难,服务队多次召开村“两委”座谈会、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到集市走访调研,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共同探讨水店村农贸市场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成功完成水店村农贸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带领水店村“两委”成员和小组长走出去,到鱼台县学习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先进经验。在服务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水店村已完成13亩的闲散坑塘清障工作,目前正积极协调建筑垃圾、土方进行回填,平整硬化后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项目实施后,每年预计能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得靠产业来带动。下一步,服务队将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推动产业融合,让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真正享受到发展红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董绍进通讯员白振森“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在高新区接庄街道乔庄村、丁庄村连片的菊花,成为一道药花...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