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滚滚飘馨香

济宁日报 2019-06-10 11:14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辛龙飞

6月4日上午,笔者从汶上县“三夏”生产和秸秆禁烧会议上获悉,汶上县小麦应收面积68万亩,夏玉米计划播种面积55万亩,夏大豆计划播种面积15万亩,高价值经济作物更茬换季面积6万亩。经农技人员分析,汶上县小麦长势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为全力备战“三夏”生产,汶上县立足实际,按照“及早着手、精心组织、抢时快进”的原则,狠抓一线服务、农机推广、秸秆禁烧等关键环节,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全县共准备拖拉机8035台、小麦收获机4471余台、播种机4172余台,农用水泵17468台。

去年麦播以来,汶上县紧盯夏粮丰收目标,全力抓好小麦生产管理,保持了夏粮生产良好态势。进入4月份,全县重点抓以赤霉病预防为重点的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安排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有效遏制了赤霉病爆发流行。目前,全县小麦已进入生长后期,各镇街以防范干热风、强降雨为重点,继续抓好麦田后期管理。

汶上县提“早”谋划,召开专题推进会,对“三夏”生产、秸秆禁烧及产业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带领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深入到生产一线,从机收小麦到精播玉米与农民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和帮助,组织农民抢收抢种。

在做好抢收抢种的同时,该县安排部署了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建设项目,重点围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示范应用粮食优良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先进耕作、播种、灌溉、植保等现代化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装备,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节水达到22%,化肥施用量较3年前降低10%,肥料利用率提高5%;秸秆还田率达到96%,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加0.05%;农药施用量较3年前降低30%,防治效果提高5%。同时,该县利用“三夏”换茬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调减玉米面积,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高效产业。

为确保“三夏”粮食安全,汶上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秸秆禁烧领导小组。从全县相关部门抽调专职工作人员47名,组成了综合、宣传、纪检、督导、巡查5个工作组和16个督导巡查小组,集中开展秸秆禁烧督导巡查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工作人员队伍,责任明确落实到各包保网格。采取播放禁烧公告、手机短信、O2O 微信平台、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发放明白纸、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将秸秆禁烧政策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传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全部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率达100%。

夏粮收购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党的惠农政策落实。汶上县粮食收储部门积极扩大收储能力,做好收购备仓、器材、人员准备工作,确保有仓收粮,有人收粮。科学合理确定库点,方便农民售粮,提前做好预案,防止出现因库容不足,导致农民排长队卖粮或无仓可收现象。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粮食收储企业要在收购场所公布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价格、质量标准、水杂增量扣价方式、结算方式和执行时间等政策信息,让农民卖“明白粮”。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确保种粮农民“卖得出”。

新闻推荐

扶贫甜瓜正飘香

本报通讯员卢浩高楠在汶上县蜀山源家庭农场里,农户们正在为甜瓜上市做准备,采摘、清洗、套袋、装箱,一片忙碌的景象,处处洋溢...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