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能人找对了路子 “领头雁”引领 乡村大变样
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姬广帅
近年来,汶上县南旺镇诞生了众多“明星村”,在其发展背后,都出现了一个扮演“领头雁”角色的村党支部书记,他们扎根基层、带头干事、为民服务、素质过硬,摸清乡民们想要的、乡村适合的、政策扶持的,并以此实践实现乡村大变样。
柳林三村:村民找工作不用发愁了
近日,记者走进汶上县南旺镇柳林三村,一幅整洁优美、安居乐业的画面迎面而来。采访中,村民徐占启说,曾经的柳林三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基础设施条件差、欠账多,且道路年久失修,垃圾乱堆。
变化还要从吕修洞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说起。为了提高居住环境,在吕修洞这个“领头雁”的带领下,柳林三村通过村委筹款、上级支持以及个人捐赠等方式筹资,先后完成了自来水“户户通”、村级办公场所改造提升及村内5条大街21条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今年春节期间,吕修洞相继联络本村外出经商大户,动员他们回乡投资,帮助乡亲致富。“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这次回来吕书记上门给我做工作,我看村里有技术的人不少,就萌生了建设服装厂的想法。”柳林三村外出经商小有成就的陈广吉说。截至目前,投资1500余万元、占地30余亩的恒昂服饰项目已经基本完工,6月底将正式投入运营。“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积极报名,工资高不说,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再好不过了。”吕修洞说,企业需要300名工人,这下柳林三村的村民找工作不发愁了。
“房顶是吕书记修的,地面是吕书记铺的,孩子的学习用品也都是他买了送过来……”时延安说,他是村里的贫困户,孩子年幼、妻子智障,他又动过大手术不能干重活,吕修洞心里常挂念他们。不止是时延安家,吕修洞对全村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隔一段时间少不了到各家坐一坐,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村里帮着解决。现在村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吕书记。
杏林村:村集体有了收入,腰杆硬了起来
像这样的村子在南旺还有很多,杏林村就是其中之一,用该村村民的话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像梦幻一般”。正在家门口池塘边锻炼身体的村民贺敬芝告诉记者,原来村里破旧不堪,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现在别的村都羡慕俺村,都说俺村好、班子正,火车头带得好。”
贺敬芝口中的“火车头”,就是村党支部书记田利国。他曾经在外闯荡多年,如今,他放下手头的建筑生意,将全部心思放在了家乡。时过数年,村民刘利东还记得当时村“两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征求发展意见建议的情形。“白天大家都干活,田书记他们就晚上去,每家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们真是想为村里干事。”
原来,杏林村是传统农业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村民辛辛苦苦,收入却对不起付出。新班子成立后,决定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为减少风险,村里选择了生猪代养的模式,由合作公司提供猪苗、饲料、防疫和养殖技术,村里的养殖基地把猪养大后,再以每头200元的价格卖给公司。“现在刚起步,一方面求稳,同时在饲养的过程中学习大企业的先进技术,积累经验。”田利国说,目前,养殖场代养的1600头生猪即将达到出栏标准,除去人工成本,村集体可增收20余万元。
村集体有了收入,“腰杆”也硬了起来。如今,杏林村全面实施了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五化”工程,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起,村庄面貌实现了质的飞跃。
全镇34个行政村都有“领头雁”
白建雷是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如今,他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7年,在外打拼20多年的白建雷,回到南旺镇西村当选村支书,确定了依托周边充足劳动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路子。如今,汶上引以为傲的服装产业了有了西村的一份贡献……在南旺镇,这样的“领头雁”还有很多。
该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村级“领头雁”工程的意见》,通过采取推优计划选能人、层级管理激活力、分类培养提能力等举措,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后备有力量、管理有抓手、培养有载体,全力打造高素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就会形成‘头雁效应’,引领整体向高处迈进。”南旺镇党委书记颜世旺告诉记者,通过在全镇34个行政村大力实施村级“领头雁”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执行力、发展推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柳林三村田间的葡萄大棚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王文利通讯员陈得印)近年来,济宁市以推进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运力结构,大力推进...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