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80个乡土讲师团 传递时代“好声音”

济宁日报 2019-05-26 16:01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崔修华

“幸福是自己亲手创造的,要幸福、要和谐就要靠自己去奋斗,去创造……”5月24日上午,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讲师团成立暨“到人民中去”文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在汶上县次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启动。

“高老师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还有好多身边的例子,听起来确实带劲!”次邱镇肖庄村村民杨春香说。杨春香口中的高老师是次邱镇“乡土讲师团”团长高文忠,他根据身边的故事,向群众宣讲移风易俗的好处,博得了阵阵掌声。

今年以来,汶上县在全县16个乡镇(街区)都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讲师团,各乡镇(街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片区,筛选组建3至5支乡土讲师团。讲师由本乡本土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和道德典型、身边的好人以及文艺骨干组成。乡土讲师团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为阵地,以说乡音、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宣传教育群众。目前,全县已建立乡土讲师团80个,拥有讲师500余人。

“‘乡土’二字就是本乡本土的意思,这支队伍就生活中乡村,生活在群众身边,能够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汶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卫国介绍说。从5月下旬开始,各村文明实践站每月宣讲1次,主题性宣讲临时安排,各示范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周至少开展1次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在6月下旬,将举办全县乡土讲师和优秀宣讲稿评选赛,评选出金牌讲师、银牌讲师、优秀讲师和优秀组织奖,宣讲稿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并适当给与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励群众参与宣讲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乡土能人加入到讲师团队伍中来。

新闻推荐

蔬菜种植路上打拼四十年 张桂华带领乡亲日销蔬菜七八万斤

今年59岁的张桂华,在外人眼中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在汶上县次邱镇张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心中,她是一位带领农民致富的...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