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唱响春耕备耕协奏曲

济宁日报 2019-04-08 09: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辛龙飞

走进四月的中都大地,生机勃勃,满目苍翠,一派繁盛丰泽的景象。农民群众忙着耕地施肥、铺膜保墒、施药防病,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讲解种植新技术,农资市场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春耕备耕协奏曲。

“今年汶上县春播作物以马铃薯、蔬菜、春玉米、春花生为主,面积在7万亩左右。”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文战介绍,为做好今年的春耕生产,汶上县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抓住目前关键时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水平,储备玉米杂交种1000吨、抗虫杂交棉种2吨、化肥1万吨、农药40吨、农膜220吨,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汶上县农业农村部门派出专家指导组,奔赴各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专家电视授课、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及时开展春管春耕技术培训,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0次,专家电视授课15次。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多次对全县种子、化肥、农药等批发和零售门店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

汶上县始终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生产理念,不断加大节肥节水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施药意识。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开展10余项绿色技术模式瓶颈攻关试验,为全县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品质持续改善提供了技术保障。在50万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内新上水肥一体化设备160台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2万亩,新型节水喷水机达2000余台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00余盏,新建标准化观测站11处,设置490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全县精量播种面积达95%以上,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均达到98%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粮食生产实现节水22%,化肥施用量减少10%,农药防治效果提高5%,确保了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县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制定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扩大优质大豆、小杂粮、设施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高价值作物基地规模。指导发展蔬菜播种面积26万亩、食用菌30万平方米。依托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培育苑庄黄瓜、寅寺西红柿、康驿西瓜、刘楼葡萄、次邱白莲藕等规模化种植基地80余处,实现“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汶上县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以产业集群为方向,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创建高标准、高效益、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16处。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39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服务体系,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45.7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6.23%。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1197家,家庭农场653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15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个。

为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汶上县建设县级监管平台1处,为各镇街监管站配备42台套监管设备,实现对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生产、收储、加工、流通的全过程监管和可追溯。2018年开展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监测16次,抽检样品1094个,合格率达到98%以上,汶上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新增优质安全农产品示范区3个,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4个。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农业投入品备案率达到100%。随着农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汶上县被评为汶上芦花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种农产品入选“济宁礼飨”产品目录。

新闻推荐

战斗英雄进军营 红色文化砺精兵 汶上县战斗英雄走进军营讲述战斗故事侧记

本报通讯员何敬锋赵中全清明缅怀英烈之际,为弘扬英雄主义、激励强军梦想,4月6日上午,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组织抗美援越的老兵...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