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侄媳照顾瘫痪大爷12载

济宁日报 2019-03-14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李秀明

近日,我们来到汶上县康驿镇前王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院子收拾得整齐干净,在屋内,54岁的侄媳李庆娥正在伺候87岁的大爷王乃周吃饭。12年了,王乃周老人因瘫痪在床,活动都要靠人帮助,是侄媳妇的悉心照料,才让老人感觉生活很幸福。

帮老人走出瘫痪阴影

12年前的一天,王乃周老人外出放羊,不慎摔倒,导致大胯骨骨折,虽进行了治疗,但老人还是不幸瘫痪了。从此,他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

王乃周老人没有结婚,一直独居,自己本来还能种种地、放放羊赚点钱,可一瘫下,不仅不能挣钱了,打针吃药都要花钱,就连简单的生活起居都要人伺候,老人心里难以接受。

为方便照顾老人,侄子王召国就将大爷接到自己家中,从此,李庆娥就与丈夫担当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他们每天陪着老人说说话,给他做做按摩,擦洗身体,变着花样做有营养的饭菜。侄子、侄媳妇就这样尽心伺候着,王乃周老人也渐渐从“瘫痪”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人伺候,庆娥真不容易。就连来定期随访的医生,都以为她是亲闺女呢,当知道是侄媳妇时,连竖大拇指。”前王村支部书记王召军说。

尽心尽责照顾好一家老小

王乃周老人渐渐接受了自己瘫痪在床的事实后,脾气也好了很多。为补贴家用,侄子王召国将一家老小托付给妻子李庆娥,自己出门务工了。

从此,李庆娥不仅要照顾瘫痪的老人,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女和地里的活计,家里家外忙得团团转,但她任劳任怨,从不喊苦叫累。

老人牙齿不好,李庆娥不管多忙多累,都要把菜炖得烂熟,然后再端到老人面前,侍候老人吃下。“我们能凑合着吃,老人可不行,嚼不烂,不仅影响消化也影响吸收啊!”李庆娥笑着说。

老人常常不愿洗澡,衣服更是不愿常换洗,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李庆娥就不避嫌地定期帮老人换下脏衣服,为老人洗澡、洗衣。端屎倒尿,更是李庆娥每天的必修课。

老人年纪大了体质弱,每到季节交换时就会患病,一年总要打几次吊瓶。每当老人生病,无论有多忙多累,李庆娥总会骑着三轮车,像亲生女儿一样载着老人去镇卫生院,跑前跑后地为老人挂号、找大夫、拿药、打针,从不厌烦。

孝老敬亲好家风代代传递

李庆娥不仅吃苦耐劳孝敬老人,而且脾气性格也很好,待人接物随和,在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树立了良好口碑。她孝顺老人,两个孩子也懂事听话,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母亲。一双儿女成家立业后,一家人更是和和睦睦。儿媳张爱云自进了王家门后,更是积极加入到帮助婆婆伺候爷爷的行列中,经常带着孩子给爷爷洗衣服、喂饭。

“这些年,婆婆不嫌苦不怕累,给我们小字辈做了好榜样,我们也会将孝老敬亲的好家风传递下去。”张爱云说。

听了儿媳的话,李庆娥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俺农村人,懂得不多,但懂得要照顾好老人,养育好孩子,一家人要和和美美,这就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新闻推荐

苑庄镇“自护课堂” 守护儿童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霍琳娜)三八妇女节之际,苑庄镇妇联联合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在新苑社区留守儿童活动站对该镇中...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