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 温暖相伴 记汶上县郭楼镇 西海子村张洪燕

济宁日报 2019-03-12 08:31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邻里相帮,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汶上县郭楼镇西海子村村民张洪燕,20多年来与丈夫赵忠贵不离不弃、精心照顾邻居赵茂海一家,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1981年底,汶上县郭楼镇西海子村55岁的赵茂海从魏庄煤矿退休回到家里。然而,这个当时每月能领近百元工资的“非农业”不但没过上让人羡慕的好日子,反而逐渐贫困潦倒起来。惟一的儿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妻子因为精神压力过大,罹患食道癌。早年虽说妻子患病,还能给父子俩洗衣做饭,勉强维持一个家的完整。直至1995年春节,妻子因病去世。

“婶子刚死的那些天,爷俩几天不做一顿饭,就吃点凉干粮、喝点水。看到大爷缩在大门口,瘦如干柴。我觉得可怜。谁家都会有困难,哪有见死不救的?”看到老人生不如死的样子,与他对门的邻居张洪燕产生了怜悯之心。在老人的几个侄子选择离开以后,善良的张洪燕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赵茂海父子二人的的重任。也许是张洪燕让老人的儿子感受了亲人的温暖,老人的儿子不仅不打骂张洪燕,而且很听她的话。老人看到儿子的喜人转变,重燃起了对生活的渴望。“你来我家过吧,我把你当闺女待。”有一天,老人突然乞求着问张洪燕。正在忙碌的张洪燕看着老人真诚的眼神,当即定下了心。第二天,她与丈夫赵忠贵便一起来到老人的身边,两家人就这样成为了一家人。

在张洪燕的精心侍候下,老人的生活渐渐好了许多。但老人儿子的病情却愈发严重,最后没能挨过2008年的寒冬。尽管儿子的去世是预料之中的事,但还是给老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使得他精神变得恍惚,寒冬的某天因不慎摔倒导致腿部粉碎性骨折,从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面对老人家中一次又一次变故,张洪燕夫妻俩非但没有离开老人,反而对其照顾得更加无微不至。“丈夫外出打工后,给老人擦洗身子的事情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开始我也很难为情。”说到此事,张洪燕难免有片刻尴尬。“后来横下心,洗就洗吧,就当作给自己的爹娘洗。”于是,一天三顿给老人喂饭、清理大小便、擦洗身子成了张洪燕的日常生活。

因为长期卧病在床,老人变得郁郁寡欢、喜怒无常。为了逗老人开心,张洪燕把老人最值得骄傲的“光荣退休”的牌匾挂在了他的床头,闲暇时便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老人当年的辉煌。每每此时,老人都显得格外兴奋和幸福。

新闻推荐

红火订单点燃致富梦想 成武县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喜获丰收侧记

工人们正忙碌着包装彩椒2月24日,成武县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几十位工人正忙着...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