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民政局坚持以“四个全覆盖”破解群众丧葬难题

济宁日报 2018-07-30 10:27 大字

近年来,市民政局始终把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作为工作主线来抓,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需求导向,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快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减轻了群众的丧葬负担。

村居红白理事会 “全覆盖”。红白理事会是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最前沿力量,也是破除旧俗陋习的“金钥匙”。红白理事会成员主要通过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产生,注重吸收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参加,目前,全市共组建农村红白理事会6247个,实现了一村一会、一会一章程。发挥村规民约刚性约束作用,组织村(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商定结婚彩礼、红白宴席、操办规模和随礼标准等事宜,使村规民约“小规章”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坚持以点带面,在全市开展先进红白理事会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101个红白理事会所在村居配发了音响等设备,激发了红白理事会的工作积极性。市县联动开展集中培训活动,培训镇街宣传委员、民政办主任和村(社区)“两委”成员、红白理事会会长6790人次,推动村级“当家人”成为破陋习树新风的“带头人”。

殡葬惠民政策“全覆盖”。自2010年起对城乡低保户等困难群众进行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2015年5月4日,济宁市出台《推行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的通知》,在山东省率先实行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年均减免城乡居民部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900余万元。同时,自2015年起建立殡葬用品统一订购制度,全市12个殡仪馆殡葬用品全部面向全国招标采购,售出价格上浮不得超过30%,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目前,已举办四届殡葬用品订货会,每次均吸引全国100余家供货商参加,订货会现场累计订购骨灰盒10万余支。

公益性殡葬设施“全覆盖”。各县、(市)、(区)均编制《县级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11处、乡镇公益性殡葬设施27处、村级公益性殡葬设施157处。出台《济宁市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资助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安排1000余万元福彩公益金专项资助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占地260亩的任城区殡仪馆已开工建设,投资800余万元,对汶上县、微山县等殡仪馆进行升级改造。

殡葬市场专项整治“全覆盖”。借清明节有利时机,宣传引导市民文明祭扫,摈弃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陈规陋习。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宣传引导,倡导丧事简办、绿色殡葬。开展殡葬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在殡仪馆推行“两公开一自愿”制度,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由当事人根据需要自愿选择,实现“菜单式”服务。强化经营性公墓监管,对检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强化丧葬活动整治,依法治理违规土葬、骨灰装棺再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27起。开展殡葬用品市场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殡葬用品店违规经营、占道经营和无证经营行为260起,取缔封建迷信用品、大型墓碑生产销售行为31起。董曼曼

新闻推荐

汶上“中都集贤”工程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宋毅)汶上县将“中都集贤”人才工程作为重大人才品牌工程,在引才、用才和平台载体创建上下足功夫,进一步强...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