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让村民天天过着“好日子”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霍琳娜
“原本在家种地,一年粮食的收入也就几千块钱。现在村里的地都流转给种粮大户,俺还能打个零工,一年能赚两三万元,这变化真是太大了!”日前,谈起村里开展的土地流转,汶上县苑庄镇作里村的村民们忍不住夸赞。
作里村位于苑庄镇政府往东1公里,总人口1624人,耕地面积2053亩,党员49名。2014年10月份,刚上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宜忠看到村里土地分布零碎散乱、全村的壮劳力有一半以上都外出务工,只剩下些老人和孩子。农忙时,老人孩子齐上阵,辛苦一年下来,一季的粮食收成也就是千把块钱……怎么让老少爷们省心省劲又挣钱,是摆在王宜忠眼前的头等大事。
于是,他迅速召集了村里的干部商讨,最终由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实行土地流转。为消除村民的顾虑,王宜忠在大喇叭上没少宣传了土地流转的好处,只要有时间,他就召开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反复宣讲,使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此外,王宜忠还着手把所有农田进行划方切块,硬化农田道路4000多米,新打机井24眼,铺设地下管道2000余米,完善机井配套设施,使所有农田具备了便利的水利条件,保证了“旱能浇”、“涝能排”,为土地流转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基础上,该村还成立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推动、指导和监督,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
2015年9月,经过公开招投标,作里村以每亩1000元的承包价格将全村1700多亩土地流转给金乡、嘉祥和杨店的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成功后,村“两委”成员主动靠上,帮助承包户解决水、电、劳动力等难题,承包户支付给村集体水利设施租赁费。此外,村集体还将坑塘路壕、田间小路进行充分利用,集约出60余亩土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粮大户,共为村集体增收11.6万元。
“我想办个服装厂,让那些接送孩子没法上班的妇女来做点零活,挣点小钱。我还想引个企业过来,让村里以参股的形式兴建一个现代化生态游乐园,打造一处集采摘、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活动场所,既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为镇里增加点税收。”说起下步打算,王宜忠斗志昂扬。
新闻推荐
□大众网记者朱仙娉绿色是乡村的本色,如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近日...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