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掏腰包创建剧团,义务教学生吹鼓号退休教师高文忠的文艺情怀

济南日报 2016-06-28 16:33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曹俐年近古稀的高文忠是汶上县次丘镇高庄村一名退休老教师,自2008年退休后,高文忠格外忙碌,每天早晨带领村里的老年人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下午到学校教学生们吹鼓号,晚上教村里人打腰鼓,到晚上9点才回家休息。高文忠对记者说:“虽然累一点,能给大家送去快乐,也算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组建剧团,为村民送上自制传统戏曲高文忠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热爱文艺,对戏曲、腰鼓这些传统曲艺项目情有独钟,无奈年轻时工作繁忙,除了每周教授学生们吹鼓号,其他的爱好只能暂且放下。2008年,高文忠正式退休了,原本他可以在家享受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然而,高文忠却认为,“继续挖掘人生潜能才是最有意义的事。”于是,高文忠重新拾起了往昔追逐传统曲艺的文艺梦想。

恰好,当时镇里有一群民间老艺人,他们一直都想组建一支文艺队伍,将传统曲艺传播下去。于是,高文忠和老艺人王怀安、王克景等六人一拍即合,自费1.3万元买了戏服和道具,成立了次丘镇庄户剧团,现在剧团的成员已有60多人,平均年龄65岁,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50岁。高文忠和这些老艺人们先后创作了《逛新城》、《次丘崛起》等剧目。闲暇时,他们在村里排练节目、自娱自乐。节假日里,他们就走进敬老院、各村文化广场,为老百姓送上一场场传统戏曲。

为让村里的老人们“老有所乐、生活充实”,高文忠还组织了一支老年太极拳剑队,并自己花钱购买了DVD、收音机、太极碟、播放机供大家学习使用。现在,这支老年太极拳剑队已发展到30多人。

重返教坛,不计报酬教学生吹鼓号、打腰鼓6月24日,记者见到高文忠时,他一直拎着一个手袋,里面装着他自制的鼓号曲和教案。高文忠告诉记者,2015年,他被次丘中心小学聘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四、五年级五个班,每周10节音乐课,教授孩子吹鼓号、打腰鼓。记者留意到,与普通的教案不同,高文忠的教案里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上一节课,我都会特别关心孩子们从课堂上学习到了什么,只有记录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教他们。”高文忠说。

次丘镇中心小学校长马卫华告诉记者,高文忠自1984年调入中心小学任教后,便组建了鼓号队,那也是汶上县第一支鼓号队。2008年高文忠退休后,因无人教授鼓号,学校的鼓号队也暂时解散了。去年,中心小学向高文忠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担任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高文忠欣然应允,还重新组建了鼓号队。鼓号队的队员由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自从担任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后,高老师精心备课,认真教学,无论刮风下雨,从未耽误过一分一秒。”

除此之外,高文忠还义务教老年艺术队打腰鼓。2014年春天,河里村老年文艺队想组建腰鼓队,24个腰鼓买来后,学习打腰鼓却成了难题。她们想花钱请人,可城里的老师嫌远不愿意来。后来,队员付百兰听说高文忠曾经教过腰鼓,就请他去辅导。仅一周的时间,队员就学会了8套腰鼓,当队长将800元酬金递到他面前时,却被婉言谢绝了。“让别人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高文忠笑着说。

热心助人哪里有困难哪里有他在次丘镇高庄村,高文忠是大家心中的“草根明星”,不仅因为他多才多艺,更源于他热心公益、古道热肠。高庄村村民郭永振告诉记者:“高老师是我们村出了名的老好人、热心肠,谁家有矛盾,他都主动上门劝说,摆道理、讲人情。谁家有困难,他也是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不知从何时起,高文忠成了村里的红白事理事长。他倡导移风易俗,提议村民新事新办,避免铺张浪费。凭着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特长,他还当起了镇儒学讲堂的教师,到各村儒学讲堂授课,传播经典文化。“您这么大岁数了,又有退休工资,为什么不跟着儿女颐养天年,还要在村里折腾这么大一摊子事儿,操这么多心啊?”当记者发出疑问时,高文忠笑着回答说,除了我本身一直热爱文艺工作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一名老党员理应发挥余热,时刻记着党员的信仰,为百姓服务。

这些年来,高文忠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孜孜不倦地播撒着文化的种子、传递着向善的正能量。“虽然累一点,但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能给大家送去快乐,也算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高文忠说。

高文忠教学生们打腰鼓高文忠的教案里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闻推荐

军屯乡邀你“乡村一日游”

■通讯员杨伟近段时间,汶上县军屯乡丰泽农场里,孩子们的笑声从未间断过,农场里的果蔬吹着水空调、喝着矿泉水,一派生机焕发的景象。鲜红靓丽的“樱桃贝贝”小番茄、翠绿的...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