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在我心中流淌”之二春日寻芳——千年运河留胜景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盖鸣霆整理悠悠大运河穿济宁城而过,容纳了济宁周边四方之水、八方源泉,留下无数名胜古迹,使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真正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江北小苏州”。明清时期的济宁城呈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风貌,为我们展现了“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景画。沿运河两岸房屋依水而筑,人们临河而居。沿河房屋开窗即可俯视水流,汲水烧饭,甚至透过屋内地板缝隙就可看见滔滔水流。沿运河码头停泊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人们可以从这里买到南北出产的货物和地方特产。而随着贸易、文化的兴盛,寺庙、园林也日益增多,并与运河上的小岛、闸口、河上人家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旖旎的世俗风情画卷。
1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南旺分水枢纽
提到运河,最不得不说的便是南旺。元代开凿京杭运河,南旺作为大运河的“水脊”,成了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建分水工程,使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河,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此后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为“分水龙王庙”。
南旺“引汶济运”水利工程,以漕运为中心,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蓄水济运、泄涨保运、增闸节流,科学地解决了引汶、分流、蓄水等重大复杂的技术和实践问题,从而保证了大运河畅通无阻。即使在今日,也仍不失为妙手之作,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例,具有永恒的研究和借鉴价值,其科学性和技巧性可与中国古代的灵渠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其建坝设闸的原理和世界上著名的巴拿马运河以及我国兴建的葛洲坝工程都有相似之处。就连精通水利知识的康熙皇帝也褒奖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上县分水口,观遏分流处,深服白英相度全之妙。”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看到后曾无比敬佩地说:“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的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被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之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耶。”
2008年3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局的部署和组织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汶上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及龙王庙古建筑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发掘。2010年10月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东大寺东大寺,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因寺门临古大运河西岸,故俗称“顺河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后经明、清各朝及当代数次修缮,使建筑面积达到4134平方米.因前门正临老运河,俗称“顺河东大寺”,门前匾“古礼拜寺”有著名书法家陈金言题写,并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故简称东大寺。据寺内清同治六年(1867)碑记载,在明天顺时即有一古寺,在济宁台东棉花街。后在明成化时由当地穆斯林社首马化龙父子出资将寺迁至今地。又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公建顺河东大寺碑记载,寺创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清康熙年间穆斯林集资重建,建筑规模宏伟。同治元年碑记载,清乾隆年间钦赐重修,始具今日规模。“其气魄位列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是一座“龙首”式样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大部分。
东大寺抱鼓石、盘龙柱、石柱础上面的雕饰,全是少见的精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康熙三十年(1691年)春所建的石刻日月坊,三门四柱,全是采用汉白玉精选石料,宽厚安稳,气势威严。因云板上有日、月图案,所以称之为日月坊。与一般牌坊的不同在于:四柱出头部分不用云气纹,两侧立柱雕有精美宝座,中间立柱上雕以八角平座栏杆宝阁,牌坊横梁上雕成宝瓶。底座、抱鼓、夹杆部分雕功如神,遍体生花。正中顶端有一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拖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令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石坊通体洁白,与后面大门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在绿水、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别具风采,甚为赏心悦目,更显悠悠古寺的清静与肃穆。
3孔孟之乡亦有枕水江南——南阳岛南阳岛坐落在微山湖北部的南阳湖中,系顺运河堤筑而成的人工岛。南阳岛的风光优美而恬静,宛如一方巧夺天公的盆景,尽情享受着南阳湖波光水韵的呵护。在它周围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零星渔村。或三五家,或十几家,相谐相依,沐风听浪;鸭戏浅滩,鸥鹭翔空。春来风暖柳绿,秋来蒲苇金黄。村里人家,或临河、或面湖;或芦柴小院,或红砖高房,皆柳遮蒲掩,荷苇拂窗。一片朴拙,一片迷蒙,给人以原始神秘之感。穿岛而过的老运河上,架有一座座圆拱石桥,桥下桨声欸乃,桥上市卖声声,颇有江南小城的风韵。作为商埠码头的南阳岛非常繁华热闹,被称为“二济宁州”。那时没有铁路,京杭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来自南方苏杭,载满丝竹白米,细软名吃的航船,以及从通州府南下的船队,都停泊在这里。岛中运河樯桅林立,篷帆蔽日;纤歌悠扬,响遏行云……东西南北、七行八作、三教九流汇集;粮棉油茶、日用百货、农副土产集散,使得这里成了鲁西南地区有名的商埠码头。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大运河顺应时代的需求,改道于岛东侧而行,虽然转移了岛中航行的热闹,却没带走南阳岛的娇媚丽姿。她仍旧以小家碧玉般玲珑剔透的灵性,经年浸润濡染着微山湖的水韵荷魂,向人们展示着北方湖岛的独特魅力。
4历经百年风雨却稳如泰山——安山闸安山闸是微山湖区济宁北段的重要闸口。运河的北段水源,主要靠引泗、洸、沂、汶诸水,常年有溜,故用节制闸下板蓄水,接送皇粮。
安山闸因坐落安山镇而得名。安山镇是济宁到东昌府之间运河上最大的水旱码头,经济繁荣。古镇三里长街沿运河修筑,河南岸居住着三四百户农户、船户、渔户,北岸是六七百户的工商行栈、客店饭馆等。安山闸建在长街东端。闸上闸下,店铺鳞次栉比,有盐店、当铺、大药行、药铺等商店及钱号,还有一处山西会馆。安山闸不仅是京杭运河之上的闸口,更是镇上的一景。
安山闸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比邻近的南北两闸早近百年。建闸工艺比较复杂,用料精到。为保证闸基泉对闸底供水,则在闸底遍下一二米长的柏木桩,密密麻麻,桩顶平铺火纸,纸上再铺大片基石。基石厚0.3米,二三平方米大。闸口东西走向,闸身南北对峙,口宽4米,东西闸壁宽11米,南北沿口都用标准大石铺平,并稍向河心倾斜,以增强对壁石的拉力和桥梁的稳定性。闸翅是闸口上下连接闸口揽水拢流的石壁,形如斜展的鹰翅。闸口不居中心,而是南部突出,是南有越河和纤道的缘故。闸口、闸翅石壁之内均填三合土,夯实。闸口石壁上开宽20厘米、深18厘米板槽,置放用4块锯子大钉穿成的楸木闸板。闸板板端有铁环穿缆绳连结闸耳,通过闸耳起吊闸板。闸耳设在闸槽的左右两边,耳底座60厘米卡在闸口的石壁内,耳宽40厘米,厚30厘米,全高2米,两耳相距80厘米。上端有直径20厘米的圆孔,穿轴系缆联结闸板,闸口两边4个闸耳两两相对,担当着积水保运的重任。安山闸历五六百年的风雨剥蚀、河水冲刷,还曾经历过7级以上的地震,如今依然安若泰山。
5白英亲建的运河水柜——蜀山湖蜀山湖位于汶运交汇的南旺镇东南部,老运河以东,南至任城区长沟镇,东至康驿镇的邵庄、苏桥、北至刘楼乡辛海、徐老庄和汶河堤,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其东北部盛产芦苇。蜀山湖开掘于明朝,是白英“南旺分水”后建的调节运河水量的“水柜”。与古运河水壤相连,西接南旺湖,北望梁山八百里水泊,南俯十二连洼和马场湖。苇海菱荡,水丰鱼肥,烟波浩淼,气象万千。
据明万历戊申年始编《汶上县志·方域志》载:“邑之湖为南旺即古之大野泽也。中为长堤。漕渠贯之,划而为三,在漕渠之西曰西湖,其东曰蜀山湖周围65里,水涨出长沟减水闸入马坊湖”,因湖中有蜀山而名。
解放后,由于1957年和1964年两次大水灾,后经政府治水还田,蜀山湖退水还耕。在上世纪70年代,长沟人民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为扩田整地,将蜀山湖30多华里的南大堤全部平掉,改为耕地。但在曹林村北尚有原湖堤残存。
“鹰张的鹰,邵庄的绠。
付沟的泥腿扒,庄户的小罩子一把风。
后陈的会罱鱼,刘庄的淜大星。
太平庄的张卡子,小店子丝网乱哄哄。
辛庄的推虾网,寺前铺的搬大罾。”
这是蜀山湖沿岸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的民间歌谣。
蜀山湖沿湖村庄很多:长沟、回林、杨胡李、后陈、曹林、后刘、翟赵付、大分崔、党庄、苏桥、胡坑、江庄、付沟、英张、邵庄、牛村、小店子、辛庄、太平庄、庄户、寺前铺等,村民均“靠水吃水”,以打渔为生。其中湖内的刘庄人,更是捕鱼捞虾的能手。从前人们戏谑刘庄:“四面环水,一面朝天。多吃鱼虾,少见人烟。”刘庄人自己也说:“打一千,骂一万,干了篙头断了饭。”
蜀山湖里的刘庄,想当年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有碑文为证:“北接汶壤,南通洞庭。东贯泰山之胜气,西映运河而盘桓”。万顷碧波汹涌,十里浊浪排空。蜀山风光于水底,四时之色于人间。
本文根据《济宁运河文化》(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期刊《运河文化研究》等多部资料整理。在此,向书籍、期刊编辑作者致谢!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给“航天南瓜”拍张照,跟“粉红贝贝”小番茄合个影……艳阳如洗,夏风习习,游客在汶上县军屯乡丰泽农场忙得不亦乐乎。军屯乡大力发展观光采摘、...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