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贷”来脱贫新希望

济宁晚报 2016-02-21 07:09 大字

创新扶贫方法,精准支持创业,汶上县在全省率先试点,发放免担保、免抵押创业贷款给有创业就业意愿的贫困户——
■本报记者孙逊本报通讯员张伟光尹承法王强

数九寒冬,温度达到了数年来历史最低点,但对汶上县12名通过***识别出的首批领取创业担保贷款的贫困人员来说,心里却无比温暖。日前,全省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试点工作会议在汶上县启动,12名通过***识别出的贫困人员成为首批享受该政策的人员,现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万元。

精准扶持,变“输血”为“造血”

为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该县结合开展的***工作,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为主要手段,以金融机构为依托,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免担保、免抵押”创业担保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实现贫困人员脱贫致富。扶贫创业贷款对象是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的贫困农户中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员,贷款额度起点为1000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贴息资金由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机构根据金融机构确定的还款付息方式确定偿付,贷款期限按最长两年给予贴息。

吴庆松是刘楼镇王庄村人,是此次精准识别出的贫困户。老吴家中五口人,妻子常年瘫痪在床,儿子是哑巴,儿媳妇身体不好,领养了一个孙子让这个困顿的家庭也有了奔头。作为家中唯一能挣钱的人,老吴多年来靠做马扎、床板为生,勉强能维持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眼看着孙子越来越大,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老吴就想着能多进木材,扩大生产规模,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卖多少货再进多少木材,扩产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听说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后,吴庆松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经县人社、财政部门和合作银行审核、考察后,很快通过了审批。“有了这2万块钱,我就有资金多进材料,多打马扎和床板,就能多挣点钱!俺一家人打心眼里感激政府好政策。”老吴拿着钱的双手颤微微的,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精准发力,政府主动当“红娘”

针对精准识别出的贫困农户中有创业意愿且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员,该县人社部门联合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根据贫困户的劳动力结构特点、(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汶上扛稳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刘长春周广田孔呈)今年以来,汶上县提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1+5”主体责任推进机制,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地生...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