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郝营好人多 名人辈辈出

大众日报 2015-07-07 14:15 大字

□记者王浩奇报道7月2日,郝营村村民在观看村里的好人文化墙。□本报记者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张峰

这几天,汶上县郭楼镇郝营村拆掉了村大院的院墙,建起一座好人文化馆。文化馆外形朴素、面积不大,内里却满满当当展示着村里44位世代好人、名人简介,以及100件实物,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世世代代好人、名人事迹。

7月2日,记者走进文化馆,迎门一块老匾引人注目,题曰:“一乡善士”,说的是“馆内年龄最大的一位好人”——清嘉庆三年村里乐善好施的郝营村人氏庞正河。县志上记载,庞正河乐善好施,冬施棉、夏施单,常在村头大柳树下开设施粥摊,以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皇帝钦赐“寿官”称号。

“那时常有百姓因为鸭子没卖完愁眉苦脸,路过郝营村,俺这位老爷爷就会给他们全部高价收下。”庞正河的第8代孙庞国鹏说,他曾是一位小学老师,受祖辈人影响,退休后仍坚持义务教学数年,“咱不能往老祖宗脸上抹黑啊!”

时过200多年,如今大柳树下“庞善人”乐善好施的故事仍被村里人广为传颂。2012年,郝营村着手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一度成为工程的“绊脚石”。听到这个消息,在济宁做大生意的郝营人田明亮二话没说就捐出1万元。紧接着,孙传银、孙传立、何树来等300多位在外地的郝营人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建设。全村1624口人,几乎家家都捐了钱。村里一位60多岁的老党员李玉民,在妻子患乳腺癌去世,自己也不幸罹患癌症,医药费花去20多万元的情况下,仍拿出200块钱要捐款建村,老人说:“乐善好施,这是俺村的老习俗了!”

好人文化馆里介绍的好人中,有一位叫王淑兰。5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不离不弃,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孩子、90多岁公婆和85岁叔公公的重担。她让三位老人住在正堂屋,自己带着孩子住厨房。公婆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叔公公患有精神障碍,言行异常,她从没嫌弃过。为挣钱养家,她只要一忙完家里的事,就去附近的木板厂打工。邻居夸她是在积德行善,她说:“俺哪儿比得上庞善人?”

村里的好人多,名人也多。贤士曹汝芹也馆中有名。看介绍,他1894年生于郝营村,自幼聪明好学,习《弟子规》、《四书五经》等圣贤经典。器成后回乡设私塾,后在村小学教书育人,为父老乡亲解惑,成为一方贤达,曾为孙庆光、李文学等多个贤才传道授业。

这孙庆光、李文学也同为郝营村人。李文学参加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解放贵州战役。后转业至贵州一中任党组书记,后任省教育厅厅长,1978年出席全国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亲切接见。

记者问,孙庆光呢?旁边的孙传印笑了起来:“孙庆光就是俺父亲,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哩!”原来,孙庆光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精通17种语言,曾在新华社、外交部、南京导弹研究所工作,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过卓越贡献。

“不论做什么工作,思想都不能懒惰,要勤恳、踏实。”这是父亲留给孙传印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其实,眼前的这位村支书也不简单,皮肤黝黑、身材瘦弱,鼻子上架着的一副墨镜,令人感觉与众不同。2012年冬天,孙传印带病为村里修建垃圾池,感冒引起眼部疾病。治疗过程中,赶上村里安装路灯,多日靠在工地,对眼疾却一拖再拖,病情加重。后来虽然保住了眼睛,可不能见强光,就只能戴墨镜。孙传印舍己为村,经常给子女要了钱为村里事务垫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4年,垫资数额达60万元。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墨镜书记”。

郝营村好人文化一脉相承,名人精神辈辈相传。现在人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能在老辈人那里找到影子。村里永欣玩具厂的老板孙艳玲年纪轻轻,创业却已有7年,现有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100多名工人,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老辈人创业比我们要艰难得多。”她的创业激情来自上个世纪村里著名的老油坊创始人何敬仁、孙庆申——那时候老前辈经营的老油坊生产出的豆油,质纯、色亮、口感好,闻名乡里。

另外,还有日寇来犯以身殉国的孙洪章,解放战争时期血沃疆场的孙洪新、庞连合……郝营好人说不完、道不尽。

“郝营村是郭楼镇的一个缩影。”郭楼镇党委书记王庆明说,全镇深受传统文化润泽,人民群众崇德尚善、勤劳朴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致力于打造上善郭楼,弘扬了“存善心、行善举、施善政”的主题文化。

新闻推荐

“借”医保证看病被查

□记者王浩奇通讯员郭宗星张震报道本报汶上讯7月16日,汶上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接到济宁市人民医院线索,称该院一名患者韩某某的医保证、身份证等证件照片与本人不相符,有冒名顶...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