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过多年的积累再加上创新和反复琢磨他创作出了三国演

枣庄晚报 2015-04-15 12:00 大字

经过多年的积累,再加上创新和反复琢磨,他创作出了《三国演义》系列、《西游记》系列、《红楼梦》系列等艺术形象。捏面人最注重的就是手上的功夫,得用面来回捏,来回搓,反复练习上百遍才行。和面是项工夫活儿,江米面团要用手反复揉搓,还要根据不同面人的特点和要求,调成不同的颜色。有这些五颜六色、造型百变的面塑作品作伴,走到哪儿,他都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捏面人得静下心来慢慢琢磨,还要根据角色的特点来创作,要捏出灵性来。一揉、一搓、一捏,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就诞生了。

初春的一天,在滕州市科圣路,一个捏面人的摊位前挤满了人,人们目光聚焦之处是一位正在捏面人的老人。只见他手拿简单的工具,一揉,一搓,一捏,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就成型了。孩子们看得连眼都不舍得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位老人就是王衍太,今年70岁,来自济宁市汶上县。“我从小喜欢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一位师傅在捏面人,看着心里喜欢,就跟着学了起来。师傅说,得先从和面开始学,和好面才能学捏面人。我白天看着师傅捏面人,晚上加班加点自己练着捏。一开始,捏得不像样,怎么捏都捏不出型来。师傅告诉我,捏面人得静下心来慢慢琢磨,要根据人物特点和面部特征来创作,要捏出灵性来,这样,面人才能传神。听了师傅的话,我开始练手工,特别是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功夫,必须灵巧,得自己用面来回捏,来回搓,反复练习上百遍才行。好在我有一些美术功底,反复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就掌握了捏面人的技巧。”老人看着手里的面人回忆说。

从那以后,王衍太就迷上了面塑。他先后在济宁、滕州等地捏面人,一捏就是30年。为了扩充素材,他经常从电视或书中寻找灵感,看到有特色的形象,便默默记在心里。经过多年的积累,再加上创新和反复琢磨,他创作的《三国演义》系列、《西游记》系列、《红楼梦》系列、12生肖系列及各种卡通人物、马、牛、动物、花草、小鸟等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又各具特色,自成一派。“这样逼真的面人和动物,我还是在小时候见过一次,这么多年没再见到过了,真是大开眼界。”60多岁的李先生拿着王衍太制作的面人说道。

说起自己的手艺,老人说:“面人也叫面塑,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始于唐朝。捏面人得先从和面开始,主料就是江米面,首先把江米面放入瓷盆内,用开水把防腐剂冲开,进行搅拌。为了让面人保存得更长久,我还在面里加了蜂蜜。然后,要用手反复揉搓,直到感觉面粉很圆滑了为止。接着,还要根据作品要求,调成不同的颜色,比如常用的红色、绿色、蓝色、黑色、黄色等。在和面上下够了功夫,面人作品才能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最后,再揉一揉面团,就可以准备开始捏了。”

捏面人的时候要用手和小刀、剪子、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捏、揉、搓等十几道工序,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四个步骤缺一不可。老人说,捏面手艺人讲究随手取材,揉好的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面人的身、手、头面等,再为他们披上发饰和衣裙。像眼睛、鼻子等重要部位一定要精雕细刻,捏出的面人才能逼真传神。

“不少人都喜欢面人,可现在手艺人越来越少了,真希望这门手艺能一直传下去。我现在70岁了,只要能捏动,只要有人喜欢,我就会一直捏下去。”王衍太老人说。

(特约记者 侯志龙 文/图)

新闻推荐

农高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务虚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学促工 以工践学农高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务虚本报讯(首席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刘军鹏)如何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莱芜农高区以学促...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