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撰文骆承烈本报记者高晶晶整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自隋朝

济南日报 2014-10-12 01:33 大字

■撰文骆承烈本报记者高晶晶整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自隋朝开凿以来,就成为南北运粮的主要通道。中间虽一度出现不畅,元代修的济州运河会通河已解决了问题,但山东境内济宁至临清的一段,却因汶上县南旺镇的地势太高,水源不足仍时常断流,造成船只搁浅,迫使明初又恢复了河海兼运。这段漫长的航程要经过“八迎十所”,难关重重。明成祖派工部尚书宋礼来解决这一难题。

宋礼来济宁经实地勘察后,制定了从汶上袁家口向左二十里开辟运河至寿张沙湾接上临清的方案。历时九年,竣工后仍不能同航。正在他束手无策时,得知汶上民间有位善于治水的白英,便脱下官服,亲自到白英家造访。

汶上农民白英,曾当过运河的千夫长,与运河打了半辈子交道,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见尚书大人亲自来家垂询,便把自己的主张说出来。即“筑?城坝及戴村坝,遏汶流,使水南入?而北入海,汇百家之水尽出南旺。”宋礼听后拍手叫绝,立即任命白英为治理运河的主要技师,开始了“引汶济运”工程。

白英、宋礼夏顶烈日,冬冒严寒,亲自勘测计算,得知南旺水北高于临清九十尺,南高于泊头一百十一六尺,南旺是运河的“水脊”。引运河水至南旺入运,便成为治理运河的关键。办法是在汶水入运的河口对岸,筑一座牢固的石坝,坝下又筑一个三角形并带有坡度的“分水坝”。当滚滚汶上水来到冲向此坝后,南北分流。南留十分之四,穿济宁接徐沛,北流十分之六,直达临清。又在此工程南北分别建闸。南旺以南二十一座,以北十七座,通过启用闸门,分段节制水量,保障运河常年通航。

这一工程完成后,数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畅通。官粮得运,民航得利,便利了农业灌溉,也有利于淡水养殖,可谓一举四得。

明永乐年间,为表彰白英的功绩,在南旺分水口建“分水龙王庙,”庙内有白公祠和白英塑像。日后许多人写诗文对白英歌颂,这正体现出实践出真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新闻推荐

快餐店突然关门,充值卡钱找谁退?

■通讯员吴茂贤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储值卡消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餐卡、美容卡、网吧消费卡,各类充值消费卡琳琅满目,持卡消费也的确给不少市民带...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