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旺分水枢纽: 科技含量远超都江堰

山东商报 2013-04-11 19:42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出济宁城区一路向北,老的京杭大运河基本已经死去。随着时间的迁移,运河故道大多化作良田、道路甚至农房的宅基地,仅存的断流河道也多是泥沙淤积,难见当年运河风采。不过在济宁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附近,当年的河道已经被清理出来,而驻扎在这里的考古人员们正在不断的通过考古勘探发掘,寻找着“运河心脏”的工作原理。

栓塞的运河从元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几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位帝王,都非常重视京杭大运河。“当然,与其说他们是重视,倒不如说是依赖,因为京杭大运河关系到他们的统治地位。”杜庆生认为,京杭大运河承载的不仅仅是一艘艘的货船,更是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安危:“尤其是从明朝开始,大运河有着很特殊的战略地位。”

如果把京杭大运河比作是一条血管的话,那它一定是人体中心脏附近最为重要的主动脉,而在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建成之前,这条主动脉始终遭遇着“栓塞”的痛苦。“栓塞”的痛苦,来自于汶上南旺独特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把运河南旺段看做是一条“驼峰航道”:作为京杭大运河航道上的节点,南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整条运河的最高点,它比北边的临清高出了约30米,比南边的江苏徐州运河段高出了近40米。

换句话说,当年在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只但凡经过南旺,就会像汽车爬上陡坡一样,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搁浅。即使不会搁浅,船只的运行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被低估的水利工程在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考古发掘开始之前,如果说起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都江堰。

但是随着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的发掘,不少史学家和水利学者们惊讶的发现,原来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科技含量,已经远远超越了都江堰的科技含量。

明永乐九年,为了能够解决大运河的“心病”,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征调民夫十六万五千多人,开始疏通运河,而宋礼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南旺这个“血栓”进行彻底的疏通,解决其水流不足的问题。

中国水利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就此出现。

上任的宋礼采纳了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先是“筑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迫使其转向南旺,同时修小汶河,将汶河水引向南旺,以此解决南旺地段水流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南旺两侧筑堤造湖,建造了蜀山湖、南旺湖和马踏湖等多个湖泊,利用湖储存水,形成了“水柜”——当雨季来临,几个湖可以将多余的水储存起来,而当旱季来临时,则开闸放水,以填补运河水流不足的问题。

“鱼嘴”定走向“宋礼和白英,实在是太聪明了。”8日上午,记者在汶上县南旺镇柳林闸村的考古指挥部中,见到了负责考古勘探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的领队李振光。

自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考古至今,李振光一直在琢磨着其中的科技含量:“大家都说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科技含量高,但是怎么个高法?宋礼和白英是如何因地制宜的建造这个工程的?这个工程的科技含量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其实都说不清楚。”而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关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细节记载则寥寥无几。

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关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建成后,其水流的走向到底是“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还是“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而李振光根据分水龙王庙考古现场出现的古河道遗迹和史书中的示意图进行比对后发现,关于分水的走势在分水口修建的时候应该是向南七分,向北三分。

当年宋礼和白英在设计建造分水枢纽时,曾经设计建造了一个鱼嘴形状的分水口,而这个分水口的玄妙也因此出现:“鱼嘴的北边,是一个接近于直角的设计,而鱼嘴南边则是一个接近于钝角的设计,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水流从这个口出现之后,大部分水流会因此流向南方,而少部分水流则流向北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判断,分水枢纽确实是‘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

除此之外,李振光还注意到,一些记载着分水枢纽的古文献中,提到了宋礼设计了“拨刺”来控制分水流量,“那么这个拨刺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文献中也没提到,所以我们在考古过程中也在尝试着寻找,估计可能是一个类似于石头的东西,但是目前还没找到。”

新闻推荐

15岁高中生突然离家出走您若有线索,请电告其家人

王存志(家人供图)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济宁消息(记者林彦银)1月25日下午,济宁市汶上县15岁高一学生王存志从家里拿了5...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