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倾力打造森林之城

济宁晚报 2013-03-11 08:08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长春张伟光梁开磊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迈步佛都汶上,穿行城市乡间,随处可见群众在挥锹抡铲、挖坑栽树、培土浇水、剪修林木,一场规模浩大的城乡绿化行动正全面展开。作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中国核桃之乡”、“山东省绿化模范县”,汶上县目前拥有林地面积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林木绿化率达到35%,实现林业总产值16亿元。

“生态林”扮靓美丽乡村

走进军屯乡茂密的森林,看到千姿百态的鸟窝,置身野鸭戏水、白鹭绕林的仙境,不禁让游客赞叹这里的旖旎风光。昔日,这里是穷山恶水尘沙飞扬的不毛之地。近年来,这个乡从治理荒滩入手,在大汶河岸绵延15公里长的大堤上下栽植速生林,面积达3万多亩,树木150万棵,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

汶上虽然财政十分紧张,但对城乡生态绿化建设舍得大投入。近几年,全县通过财政投入、项目争取、社会资金等方式,用于城乡绿化建设的资金达3亿多元。县里每年拿出500万元,对造林绿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村和单位给予重点奖励。今年,汶上县启动了万名志愿者“捐一棵树,添一片绿”大型志愿活动,开展了“全民植绿爱绿、共建美丽汶上”义务植树劳动,十万余干部群众上山下乡,走进荒山野岭,深入乡间沟旁开展义务植树。截至目前,全县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0处,全民义务植树200多万株,企业和社会团体认建认领、捐建捐养各类树木6万余株。

结合“三城同创”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汶上县在城区加大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穿城林带建设,推行立体绿化,增加城区绿化覆盖面。在农村开展了村庄道路绿化,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建设围村林、围镇林,做到见缝插绿,每年开展县级绿化模范镇、村创建工作,创建绿化模范乡镇2个、样板村10个,示范单位10个。对新建济徐高速公路绿色通道25公里,认真进行了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大汶河、泉河、莲花湖、东平湖等骨干河流为重点,实现水岸绿化率达到99.6%,构筑绿色景观廊道。目前,该县已完成中都文苑广场、宝相寺景区、泉河景观带、东护城河、莲花湖湿地公园等绿化工程12个,创建省市级绿化示范乡镇4个、省市级绿化示范村58个、绿化先进单位74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地率达到36%,全部村庄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村庄绿化覆盖率33%。

“产业林”鼓起群众腰包

白石镇位于汶上县偏远的东北部山区,以前荒芜山壑,如今万亩核桃遍布满坡,成了当地农民的“聚宝林”。目前,这个镇已发展核桃种植户3000余户,在昙山、凤凰山流域建成了3.6万亩的核桃林。汶上县形成了以白石镇山区核桃种植为龙头,在军屯、杨店等山区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十万余亩标准化核桃产业林,成为鲁西南最大的有机核桃基地。去年,仅白石镇核桃总产量就突破了400万公斤,产值达1.2亿元。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汶上县大力发展山区经济林木,逐步形成了经济林、用材林、苗木花卉、林产品加工利用、湿地建设等重点突出、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的模式,依托区位优势,培植壮大苗木花卉基地。充分利用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结合林地实际,培育了白石镇、次丘镇等林下芦花鸡养殖示范基地,发展林下产品深加工企业8家,林农年增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以鲁豪木业、中都木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广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木材经营加工业。投资3亿元启动建设了莲花湖湿地公园和大汶河湿地公园,打造了集湿地生态、人文景观、休闲度假、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胜地。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经济林基地8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3万亩,林下种养面积2万亩,木材经营加工企业300余家,省级湿地公园2处,年接待游客150万人以上。

连日来,汶上县又开展了“全民植绿爱绿、共建美丽汶上”义务植树和“捐一棵树,添一片绿”志愿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0处,全民义务植树200多万株,企业和社会团体认建认领、捐建捐养各类树木6万余株,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新闻推荐

狠抓会风会纪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刘长春张伟光郑迪)今年以来,汶上县出台严制度,采取硬措施,狠抓会风会纪,严控会议数量,进一步改文风、正会风、转作风。截至目前...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