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聚焦“两新工程”示范带动 政策保障 创新推动钢城区出实招力促“两新工程”

莱芜日报 2010-06-11 00:38 大字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凤娟 通讯员 吕慧贞) 自5月7日全区“两新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强化措施,把“两新工程”建设列入头等重要位置来抓,强力推进,“两新工程”扎实深入开展,呈现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以示范带动“两新工程”建设。西冶、逯家庄、高家岭等城中村的搬迁改造按照城市社区模式进行,目前,已完成拆迁39.0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5.27万平方米。南赵、北赵、验货台等位于莱钢、潘西煤矿厂矿周边的24个村参照工矿区融合模式,依托企业的生活区进行挂靠改造,实现水、电、暖等资源共享,目前,已建成270户、新增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对园区周边22个村,坚持把村庄改造与园区内企业职工安置相结合,走村园融合的路子,目前,已建成248户、新增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颜庄、辛庄两个示范镇及周边12个村主要结合新城镇建设,按照小城镇依托模式进行改造,吸引周边村群众向城镇集中。目前,颜庄镇滨河小区开工居民楼29栋,完成16栋,安置448户;对144个农业村,依托村庄整治模式,通过合村并点,吸纳周边村向中心村集中,目前,已完成农房建设328户。通过示范带动,全区年内完成集中居住区与农房建设4400户,其中集中居住区3600户,农房800户。

以政策保障“两新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挂钩项目腾地复垦补助政策,在落实市、区每亩1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各镇(街道)再配套3万元,达到每亩13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实施土地复垦的积极性;发挥区级示范点扶持政策的作用,区级示范点规划设计费区财政补助30%,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区财政按年度实际投资的30%进行补助,其它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视情况进行补助;利用部门扶持政策,整合组织、宣传、卫生、教育等13个部门,对涉及村级办公场所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7个项目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对集中居住区、示范村等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进行集中帮扶;以相关的配套保障政策,解除农村住房改造后群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健全鼓励农民进城居住、就业等配套政策,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到城镇按市场价购买楼房的,按照每户9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继续大力实施“两生双百”、“千人牵手”等工程,提高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今年计划培训10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

以创新推动“两新工程”建设。创新办法,及时解决新城镇新社区建设面临的制约问题,确保了“两新工程”顺利推进。为解决资金问题,各单位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方法,努力形成了政策资金主导型、开发商投资主导型、村居资金主导型、银行借贷主导型等为主的多元化融资格局。据统计,利用挂钩项目复垦补助政策,全区2009年可争取补助资金9139万元,利用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北城子坡等7个城中村旧村拆迁,腾挪土地1345亩,按每亩40万元计算,政府纯收益全额返还可获得约1.3亿元,今年洪沟、吕家庄、付家桥3个村拆迁改造需要的3600万元资金,全部通过开发商垫资的方式解决,南赵、疃里2个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村,通过村居自主融资的方式,村集体自筹资金600万元,居民筹集1130万元。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为农户办理住房贷款800万元;通过土地置换和利用增减挂钩复垦指标两种途径解决了用地问题,目前,陶家岭、石家岭等需要异地安置的村(居)已分别与莱钢泰东双山陶土公司、莱钢特钢机修车间等达成了土地置换协议,可解决用地指标186亩;在拆迁方面,学习借鉴汶上县杨店乡的经验,与群众算好住房投入对比账、拆迁补偿优惠账、生活品位提升账等“三笔账”,最大程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总结推广里辛镇高家岭村成立“旧村改造议事小组”、请村民代表参与房屋评估定补的做法,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加快拆迁改造步伐,努力实现了拆迁改造、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多赢。 

新闻推荐

媒婆变身“女能人”一年骗六万多

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王瑜郑强本报讯一名靠给人做媒维生的妇女,摇身一变竟然成了神通广大的“女能人”,在一年时间里骗取钱财六万多元。9月2日下午,这名涉...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