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上好支书孙茂东:“我倒了,百姓的靠山不能倒” 以船为居 化勤为桨 乘风破浪

济宁晚报 2021-03-09 07:49 大字

本报记者 万德龙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只有世代生活在此才能理解“水之凶、山之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典故告诉我们——人定胜天的传奇,在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之路上信而有征。在微山湖西岸的渭河畔,诞生了“当代精卫”的故事,而百折不挠的带头人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生前任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孙茂东。

领致富奔小康集体经济节节高

初次走进渭河村的人们,一定会拿起手机不断拍摄。微山湖西畔有条渭河,往来出入全靠船的渭河居民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用惊人的毅力在“河上”建起来自己的美丽家园。

渭河村位于微山湖的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渔业村,从一组数据的对比上即可洞悉:全村仅有耕地930亩,却有内塘养殖面积1万亩、外围养殖面积2775亩。背靠湖区,往往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而现如今,渭河村拥有380户、1358人,全村沿河而居,并拥有200余只货运船、总运输吨位达30多万吨位,是十里八乡里知名的以养殖、运输、旅游多业并举的富裕村。

据村党委副书记化名友介绍,一直以来,渭河村就有部分村民从事水上运输,但多使用水泥船,吨位小,市场竞争力和安全性差,村民缺乏资金,无法购买新船扩大经营规模。在孙茂东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在做好市场调研、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两委”干部和党员运输大户的作用,帮助村民办理担保贷款,为村民多方协调资金。

后来,村里从事运输的驳船和拖头越来越多,但不少村民反映,在外边单打独斗或依靠外地公司搞拖运,运输费经常兑现不及时,还会受到外地渔船排挤。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认真研究,决定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微山县兴渭航运公司,将在外从事运输的村民纳入管理,实现了“攥指成拳”“抱团取暖”,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去年,兴渭航运公司已拥有运输吨位26万吨,拖头发展到26个,年营业收入3500余万元,成为全乡航运业的支柱企业。

从水上做文章向大湖讨说法

还是那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意味着挑战与机遇并存。渭河村本就是一个湖区村,所以要想富,还得从水上做文章,向大湖讨说法。

孙茂东在世时,就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除了前文说到的运输业,渭河村还背靠微山湖这座“富矿”,做优“第二步”养殖业。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学习阳澄湖等地区的养殖经验。经过努力,全村养蟹面积发展到7000余亩,并季节性养殖南美白对虾,每亩纯收入能达到六七千元。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养殖户从种苗购进、日常管理到上市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注册了“八条腿”、“江北第一湖”等商标,成立了销售队伍进驻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而这“第三步”,就是搞活旅游业。渭河村建设民俗特色新渔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目前已建设湖内游乐场景12处,垂钓点18处,渔家生态旅游点4处,改造高标准渔家船20条。独具北方渔家风情的水街景区,已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1.1万人次。村里以集体的名义注册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艘三层旅游度假船。渭河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河上的渭河村

新闻推荐

放不下的重担 记微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玉亭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

本报通讯员王倩田贺医生是治病救人、解除疾患的健康守护者,但是在病魔面前他们又是普通人。微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