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济宁日报 2020-04-20 07:19 大字

本报记者梁琨鲍童

本报通讯员苏广东张艳颜亓新

疫情防控期间,在驻村帮扶的战线上,许多党员同志主动担当,扎根村庄,带领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守护村庄安宁、村民健康,有序开展村庄建设帮扶工作,让一方百姓安心放心。

陈诚:驻村坚守,想村民所想

“防控刚开始那段时间,村庄道路封锁,车辆不通,陈诚徒步16里路才到村。”微山县鲁桥镇泗河崖村党支部书记盛根民伸出大拇指激动地说:“他不仅积极参与村庄防控值守,还想方设法为村里送来了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盛根民口中的陈诚,是济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驻泗河崖村的驻村干部。自去年7月驻村以来,陈诚积极融入村集体,把村庄当成自己的家,与村民一道建设振兴泗河崖村。

“疫情紧急,村里人员有限,这个时候我就一定要顶上。唯有守好村庄的安全防线,村民们的健康才有保障。” 陈诚说,泗河崖村并不大,但因为地理位置复杂,防控工作需要更加细致、谨慎。“我们村地处两个乡镇的交界处,又有一条交通要道穿村而过。为了做好防控,我们特意设置了2处卡点。在摸排时查到一名武汉籍的外来人员来此探亲,根据规定安排这名人员进行自我隔离,我们轮流为他配送物资。”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相处,陈诚已对泗河崖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卡点值守初期,许多村民尚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对“封村”“全面消毒”等措施不理解,一度有抵触情绪,陈诚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分析防疫形势、宣讲防疫知识,逐渐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他总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有他在,我们很放心也很安心。” 盛根民说。

防控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陈诚发现工作人员的防控物资尤为紧缺,有些人员的口罩已经戴了好几天。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后,他多方联系,想尽方法,自费购买了医用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物资用于村内防疫,同时联系爱心企业为村里捐助了一批防寒棉服。

如今,防疫工作步入常态化,陈诚又与村“两委”一道紧锣密鼓地开展着村庄“清洁庭院”工作。

杜显俊:积极作为,解防控难题

大年初二早晨,寒气袭人,曲阜市时庄街道刘家村村委办公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波正在为疫情期间人员分工和物资调配的事犯愁,而此时曲阜市公安局驻村干部杜显俊突然推门进来,背着满满一包馒头和咸菜。“我们一块儿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杜显俊为刘波打气,也给自己鼓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杜显俊第一时间回到刘家村,分配各组工作,一张疫情防控网迅速在刘家村织起来。

忙碌了一天,杜显俊晚上又组织召开交流会。听到有成员反映有的村民不听劝,有的村民也不愿听,他感觉提高村民对疫情危害的认知是第一位的,要让大家主动配合防控工作。散会后,他来不及休息,写下了600多字的《告全体村民书》,准备在村里大喇叭上广播一下。

“对最亲爱的人叮嘱多少都不觉得多,就算我们每天唠唠叨叨希望大家也别嫌烦,因为你们是我们最亲爱的村民,我们希望每一位村民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第二天一早,杜显俊在大喇叭上播完这段饱含真情的广播后,村民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关上了自家大门,有的还在门外贴上“防控疫情,谢绝串门”的告示。有了经验,杜显俊和村“两委”顿时信心倍增。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他们还制定了《岗位坚守职责及村民约束》,引导村民在疫情期间配合好工作。

防疫不能误了生产,春耕时节他又忙着沟通协调农药、化肥、除草剂、土豆种等村民急需物资,并当起了配送员,送到村民家门口。为避免人员聚集,村里规定每个村民组一天不超过10户进行生产,他每天和劝导组人员到地头进行监督,确保防疫和春耕两不误。

自从2019年主动请缨来到刘家村,村民早已把杜显俊当作村里的一员,他也早已经把村民当成了亲人。无论是寒风刺骨的清晨,还是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杜显俊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在这样的危难时刻,更要带好头,守护一方平安。

新闻推荐

微山岛镇志愿服务让景区更美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张开亮)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旅游市场开始复苏。清明期间,到微山岛旅游的客人逐渐增多。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