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端鼓腔口传心授蝶变文字传承 陈忠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是主要流传于渔民群众中的地方曲艺艺术形式。在山东省济宁市的微山湖、泰安市的东平湖,以及江苏洪泽湖、湖北小洪湖等地均有传唱。它的起源地曾有争议,而近年来各地比较认同起源于微山湖的说法。
端鼓腔的形成与传说
2018年11月,随济宁市作家采风团深入湖区调研采风,挖掘整理微山湖文化信息。我们先后到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大捐村、爱湖村,高楼乡利民村、翁楼村、永胜南村等纯渔民村,挖掘端鼓腔的起源、传承情况,整理端鼓腔的演唱内容。
端鼓腔的形成起源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据大捐村王涛、倪友勤、刘柏林和爱湖村杨成兴、杨成民、杨贵金,永胜南村沈家礼等人介绍,端鼓腔最早形成于唐朝初期,由傩戏转来。民间有“先有端鼓后有戏”之说。
端鼓腔最早是微山湖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祝寿祈福、祭祀祈祷、宗族事务及丰收喜庆时的礼仪形式,后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经过长期的传承、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曲牌调式、舞蹈表现和演唱内容的曲艺形式。
由于表演时所用的道具是手里端着的单面羊皮鼓,用竹篾敲击发出音响,表演者随节奏哼唱,所以,取名端鼓腔。关于其形成,也流传着诸多神话传说。
其一:李世民登基后,统辖13小国,其中有个沙陀国,连续三年大旱,大地干裂,庄稼枯死,颗粒不收,百姓苦不堪言。李世民为祈雨许下了三桩愿:一,派人去西天取经。二,刘全进瓜。三,敬天敬地。李世民许过愿后,天空真的下起雨来。民间传说是玉皇大帝派小白龙前往沙陀国降雨,差太白金星去送种子。太白金星与小白龙幻化成人,继而打赌。金星说,玉皇让下四十九点雨;而小白龙说,下五十二点雨。小白龙按照自己的说法下了十二点雨。
滂沱大雨使沙陀国洪水泛滥,黎民百姓被淹死大半,阴魂告于玉帝,那玉帝怒而命斩白龙。后来,唐王李世民设坛还愿敬天地,命人编排新的乐舞,在敬天地时演唱。于是,居于今微山湖一带的渔民杨龙、华凤、沈四海、胡斌、胡岚等人,被征召进宫遵命编排。他们根据当时的傩戏改编了传说,编成许表、午表两部分。经过排练之后,在敬天地的祭坛上表演,博得李世民的欢喜。
还有多种传说版本,有说唐王为给其西宫娘娘治病而许愿,请“神人”杨龙等唱戏还愿而编成的;有说李世民死后,人们为其超度亡灵,由杨龙、华凤、沈四海、胡斌、胡岚等演唱的祭词。至此,端鼓腔初步成为艺术表演形式,在民间传承了下来。
旧时流传的端鼓腔,演唱内容大多表现微山湖地区的事物,像“越河圈的香”等。演唱内容出现的地名、山名,也都位于微山湖里或大湖周边,例如:“夏镇闸口的九龙窝”“龟山”“黄山”“郗山”“移山”“铜山”“塔山”“独山”“桃花山”“黑风口”等等。
此外,创立编排端鼓腔的杨、华、沈、胡四姓的直系后人,至今仍在微山湖地区生活,只有华姓个别分支近年迁移到东营市。这四个姓氏的直系后人,仍在传唱端鼓腔。
2018年11月7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文化局领导,带领部分端鼓腔艺人来山东微山湖拜访,同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爱湖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传承人杨成兴切磋技艺,并同台演出。淮安客人对杨成兴明确表示了端鼓腔起源于微山湖。
据东平县文化馆资料显示:“流传于东平湖的端鼓腔,系清代后期由微山湖传入”。
这些,或许能够证明端鼓腔是起源于微山湖的。
端鼓腔的演唱形式和主要内容
端鼓腔所用道具为一只单面羊皮鼓,外圈为铁质圆圈,用羊皮蒙着。10余厘米长的鼓把,下端还有直径约10厘米的圆圈,配有9个小铁环,称“九连环”。演出时,左手端鼓,右手拿一竹篾敲击鼓面发声,随剧情变化晃动鼓下端的铁环,发出响声来衬托演出气氛。根据剧情需要,表演时可一位演员单唱,也可多名演员分饰不同角色演唱。
端鼓腔在演出时一般是先开坛,再展鼓、拜坛,最后是请神,也称了坛,共四个环节,有唱有舞,一唱众和。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奇巧多样,曲调优美动听,有“九腔十八调”“官调”“京调”“五更调”“发香调”“念佛调”“百神赴号调”等。舞步轻盈别致,有“穿花”“圆场”“走八字”等,演唱内容根据设坛的目的而定。
端鼓腔地方特色浓郁,唱腔特点突出。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用五音阶的“宫”“徵”变换的调式结构。词格多为十言或七言的诗赞体,称“十字韵”或“七字韵”。端鼓腔演出包含了汉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剪纸、绘画等艺术形式,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演员分饰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
端鼓腔曲牌丰富,旋律优美,剧目繁多。有六大样、八个中样和十二小样及一些小段子。
六大样是第一、二部唐代编成的《许表》《午表》,第三部宋代编成的《刘文龙赶考》,第四、五、六部明代编成的《张郎休妻》《张秀荣下淮安》《邀家亲》。
八个中样是《大开坛》《中开坛》《祝寿》《稳兵》《检坛》等。
十二小样是《小开坛》《搭棚》《迎神》《扫斗》《大三界》《小三界》《三门子》《读神明》《出外坛》《顺星》等。
小段子有《耿七公》《白英点泉》等,在开坛、了坛时表演。
端鼓腔的所有曲目,均以惩恶扬善、敬老孝老为主要内容。
端鼓腔的传承和创新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随着渔民们为生计在各个湖泊之间辗转迁徙,端鼓腔也就流传到他们的迁徙地。因此,山东东平,江苏泗洪、洪泽,湖北小洪湖等有渔民的地方,也有传唱并流传。
端鼓腔的演唱内容丰富多彩,有传统的,也有新创的。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端鼓腔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演出前要拜四方。端鼓腔的每次演出,在开坛时都必须先唱“十谢”,而谢词也随时代的变迁变换着新词。比如现在的“十谢”首两句,是“一谢共产党的好领导,二谢中华民族繁荣富贵”。演唱内容也推陈出新,表演者们把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微山湖里的鱼类、水草、船只等等都编成了唱词。如:“莲花开花一条腿,鸡头(芡实)开花呶着个嘴”“白米虾,浑水逃,竹节(虾)草虾趴草梢”。
经过长期的传承演唱,端鼓腔不仅唱词内容有了创新,道具、乐器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现在的端鼓腔,在演出时有的就用上了扬琴、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笙等乐器,一改过去仅用羊皮鼓的单调场面,演唱的气氛有了强力的烘托。
1949年以前,杨成兴的爷爷杨广德,曾组织排练教唱,在爱湖、新建、渭河等村演唱,并收徒传习,弟子多时达二百余人。毕竟那时的渔民文化水平较低,有些人根本不识字,又年岁久远,加之渔业生产劳动繁重等原因,能流传下来的作品仅为极少数。
文革时期,端鼓腔停演。1978年改革开放后,端鼓腔也解禁开演。然而,到1982年时,在爱湖村一带只有8人会唱。
端鼓腔濒临消失之际,微山县文化馆原馆长陈炎、文化学者郭学东等人,到爱湖等村挖掘整理端鼓腔,鼓励端鼓腔艺人杨广德传习教唱,以拯救端鼓腔免于湮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端鼓腔自杨龙经数代传到杨兴发,再从杨兴发传到杨成兴,已是第五代。杨成兴6岁开始随祖父学唱端鼓腔,12岁登台演出,16岁领班演出。23岁时,祖父杨广德因年事已高,不能出门,由杨成兴带班演出。
2005年,端鼓腔成为微山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成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端鼓腔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杨成兴成立了山东微山湖杨氏端鼓腔剧团。
2011年,端鼓腔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杨成兴带领端鼓腔剧团在各地巡回演出59天十余场次。后应邀在好客山东、孔子文化节、建党90周年及微山湖历届荷花节多次演出。
2018年6月,全国曲艺周汇演时,杨成兴带团赴天津演出3场。
2016年至2018年,地方戏曲进课堂,杨成兴在微山县实验中学开课,教学生演唱端鼓腔。
微山县新建村的沈家如、金贵玉等人也带团在湖区演唱。
2018年11月,著名作家、原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允岭及微山县有关负责人,带领济宁市、微山县作家采风团,深入湖区调研微山湖文化,安排专人挖掘端鼓腔的起源、传承信息,对历代流传下来的端鼓腔演唱内容进行整理加工,订正讹误,去粗取精,使之更加丰富生动,更加易于演员表演,更易于观众接受,并把搜集整理的端鼓腔演出剧目及唱词内容出版成书。由此,端鼓腔唱词内容,自形成以来沿用的口传心授形式,变为文字形式,这意味着端鼓腔在传承、传播方式上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端鼓腔凝聚了微山湖区人民的聪明才智,保留着湖区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她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湖区文明,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端鼓腔,这朵绽放于微山湖区,并植根于广大渔民群众中的地方艺术奇葩,在后来的传承与发展中,将继续展现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李捷摄影
新闻推荐
走过人生一段或远或近的路程,记忆莫名会有一些特定地理的标识。比如,儿时乡下农村老家,上班时第一间独立的办公室,结婚后女儿...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