驩城:冯驩与三句千年不朽歌词的背后 姜林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从一诞生立刻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也成了微山县、微山湖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其实,在这首歌之前,微山县的驩城镇就有过一首传颂千年的“著名歌曲”,这首歌集作词、作曲、伴奏、演唱于一人,而且只有三句歌词,而且还流行了几千年,这就是冯驩的谈铗高歌。
说起来冯驩,他既没有心爱的土琵琶,唱的也不是什么动人的歌谣,乐器也只是一把生锈的铁剑,而这首歌却一鸣惊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冯驩的故事主要记载于《战国策·齐策四》和《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前者成书早于后者,可见司马迁创作《孟尝君列传》时,借鉴了《战国策·齐策四》,因此两篇故事框架基本相同,但细节稍有差异。
冯驩是驩城镇历史文化的的重要代表,驩城镇就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其人生卒年代、籍贯不详,《战国策》说“齐人有冯谖者”,指明了他是齐国人。而司马迁在《史记》中介绍时,却谨慎得多:“初,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只用了一个“初”字,相对于“当初”或“某一天”,或一个语气助词,却并没有说明冯驩是齐国人。
司马迁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细节多有不严谨之处,不是正史,难以尽信。司马迁在孟尝君传的结尾提到,曾赴薛国实地考察,当地人说“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也就是说,孟尝君的宾客来自五湖四海,况且年代久远,又缺乏人证物证,无法确定。之所以含混而过,实际上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冯驩是齐国人,而两书并无矛盾。
接下来的冯驩与孟尝君第一次见面,写的很有趣。《史记》说“蹑蹻而见之”,趿拉着一双草鞋,穿的破破烂烂;《战国策》提到冯驩“贫乏不能自存”,都说明了冯欢投靠孟尝君时,穷得饭都吃不上了,第一次面试,就给人落魄的印象。
孟尝君毕竟是位好贤纳士的政治家,深知人不可貌相,很有风度的接见了冯驩。《史记》中的孟尝君问的很含蓄:“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而《战国策》中的孟尝君问的很直接,“客何好?”“客何能?”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大体意思一样,就是问冯驩有什么才能或特长。
这个问题让冯驩很尴尬,如果正面回答有能力,那为什么混到吃不上饭的地步。当然,冯驩如此贫穷的原因很多,比如战乱、时运不济、不善经营等,但让冯驩放下尊严,去为自己辩解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一个应聘或自荐的人,有什么能力和特长,还要看他今后的日常表现,面试一两句话也不一定说得清楚。冯驩没有正面回答孟尝君的问题,只说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听说孟尝君好客,混不下去了,到他这里来混碗饭吃。
这下难题就又抛给了孟尝君。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自己招揽的是人才,不是公益慈善,如果这样也能留用,别说食客三千,就是三万、三十万也不成问题。可孟尝君是个有身份的人,放不下架子赶冯驩走。短暂考虑后,孟尝君叫来传舍长,把冯驩安置在了传舍,就是最下等宾客的招待所。
过了十天,孟尝君叫来了传舍长问:“冯驩这几天都干什么了?”传舍长回答:“那个冯先生穷得只剩一把剑了,还没有剑鞘,用草绳拴在腰上,每天正事不干,就敲着他那把破剑唱歌。”孟尝君问:“他唱的什么歌?”“就一句话,宝剑啊,咱们回家吧,在这里吃饭连个鱼都没有!这都唱了好几天了。”孟尝君大吃一惊,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读过《孟尝君传》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自己非常得意,又广为传颂的故事。
话说孟尝君一天晚上和宾客一起吃饭,因为灯光昏暗,一位宾客以为和大家吃的不一样,很生气,放下筷子就要走。孟尝君急忙起来,拿自己的饭和那位宾客比较,那人才发现是一样的,羞愧难当,自刎而死。从此,孟尝君树立了善待宾客,一视同仁的形象,天下人才都很仰慕他。
孟尝君喊出了一个非常响亮和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宣传口号:“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之所以说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是因为他一点都不现实。几千个食客不论贵贱都和自己的待遇一样,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口号虽然响亮,终究一句口号而已,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冯驩却当真了,扯着喉咙大唱“食无鱼”。在孟尝君看来,这是冯驩揭露了潜规则,将了自己一军。如果谎言被拆穿,自己将失去天下士子之心。这事既不能承认,又无法否认,实在是一场可大可小的舆论危机。思来想去,也只有拿鱼堵上冯驩的嘴。
这也是冯驩做事滴水不漏的特点,狂放不羁的外表下,既指出了孟尝君的缺点,又没把话说透,最后还让人无从选择,只能接受自己的要求,这让孟尝君刮目相看,于是大手一挥:“给他!”派人把冯驩搬到了幸舍,就是高一级的招待所,冯驩从此就有鱼吃了。
过了五天,孟尝君又把传舍长叫了过来问:“冯驩这几天怎么样,老实了吧?”传舍长说:“冯先生还在唱。”孟尝君很好奇,问“唱什么?”“他又敲着他那把破剑,大声唱,宝剑啊!咱们回家吧,在这里出门连个车都没有。”《战国策》记载“左右皆笑之,以告。”大家都嘲笑他,跑来告诉孟尝君。
这个冯驩,要东西的能力还真是不一般,以后收租要账的一定让他去。孟尝君于是大手又一挥“给他吧!”安排传舍长把冯驩搬到了代舍,就是高级招待所,还专门配了一辆马车。冯驩要马车,是为了显摆吗?是的,不过不是显摆自己,而是显摆孟尝君。坐车走在齐国闹市,人一定会说,这样的人到了孟尝君那里都有这么高的待遇,那我们岂不是要比他强百倍。走,我们也去投奔孟尝君。这哪里是一辆马车,简直就是流动的广告,不动声色就为孟尝君做了生动形象又极有说服力的户外宣传,比孟尝君那个空洞的宣传口号,不知要高了几个档次。
但冯驩要达到自己的这一目的,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让人知道他是孟尝君的门客。这个前提是冯驩策划的重要一环。在《史记·孟尝君传》中,没有提及这一点;但在《战国策·齐策四》中,却重点介绍了这个逻辑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写道,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他不但坐着马车招摇过市,还高调的向朋友介绍,我现在是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以上等宾客之礼待我。后有人评论冯驩这句话说,这形象的表现了他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而反对意见认为,人家愿意牺牲自己的名声来成就别人的名声,这是小人还是君子呢?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把传舍长叫来问:“冯先生怎么样了?”传舍长说:“冯先生又在弹着宝剑唱歌。”孟尝君问:“他又唱了什么?”传舍长说:“他唱的是,宝剑啊,咱们回家吧,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史记》写到这里时说,孟尝君这次是真的不高兴了。事不过三,凡事有度,冯先生一介寒士,来到我这里,功劳苦劳一样都没有,反而多次向我索要待遇。我并没有亏待他,但长此以往,其他的宾客会抱怨老实人吃亏,这队伍以后还怎么带?
其实,孟尝君这次是真的误会冯驩了。他真的不是在索取,而是打算要付出了。《战国策》提到这一节时,并没有描写孟尝君的感受,而是直接描写了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派人送去了吃的用的,不让冯母缺这少那。
其实《史记》和《战国策》的观点并无矛盾之处,《史记》虽然描写了孟尝君不高兴,但没有说孟尝君拒绝冯驩。《战国策》虽然描写孟尝君满足了冯驩的要求,但并不代表他就高兴。问题的关键是,孟尝君有没有答应冯驩的最后一个要求,《战国策》的说法是比较可信与合理的,孟尝君应该是顺应了冯欢的索求。
冯驩想要想要在孟尝君这里安家,已表明死心塌想跟着孟尝君干,只有老母亲衣食无忧,自己才能义无反顾的去工作,这是孟尝君能够理解,并且应当支持的。
冯驩要求的并不过分,相对于之前的鱼和车,安家是一个基本的待遇。在《孟尝君传》的结尾,司马迁说: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这段话虽然夹杂自己的主观情绪,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孟尝君的三千食客,基本都在此安家了,到西汉武帝时期,已经发展到了六万余家的规模,这充分说明了冯驩没有搞特殊为难孟尝君。
冯驩要的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家,他要的是一份工作,一个阵地,一个能够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平台。在冯驩看来,一鱼一车,乃小恩小惠,真正的大恩是知遇之恩。冯驩真正需要的,是一展抱负,实现自己价值,从而报答孟尝君食鱼乘车之恩。
在这个故事里,从头到尾,冯驩都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穷横穷横的印象,让人很费解,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感觉就好像别人欠他的一样。
《留侯论》中有一句话: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一个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受到别人侮辱也不愤怒,是他有着伟大抱负和高远志向作为依仗。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无缘无故的侮辱你,或向你索取时,也必有依仗。
从之后冯驩所做的贡献来看,几条鱼,一辆车,简直不值一提。冯驩一步步试探孟尝君,看值不值得为之效力,表面上是孟尝君在考察冯驩,其实冯驩也在考察着孟尝君。
弹铗高歌,这绝对不是一首普通的歌,它的内涵非常丰富,真正做到了一喉三歌,一弦三音。歌声的背后,是一个深沉、睿智而又有情有义的冯驩。这正是冯驩和这首歌传颂千年而不朽的真正原因。
新闻推荐
二维码一扫告别两地跑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微山县税务局正式推出了“惠e缴”社保缴费系统,居民缴纳社保只需打开微信扫个二维...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