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公里的水上邮路 记济宁好人、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投递员王少朋

济宁日报 2019-11-14 10:32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房志春刘奥男

八零后小伙王少朋是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的一名投递员,36岁的他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负责南阳支局唯一一条水上邮路。一年四季,一周6天,都能在湖面上看到他驾驶着一艘简陋的绿色邮政船,为沿线7个村的3500多位村民投递报刊、文件、包裹……12个春夏秋冬,他走出了30多万公里的水上邮路。

一天要走45公里水路

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位于南四湖中的南阳岛上,这里四面环水,进出都靠船只。王少朋每天投递的线路上看似只有7个村庄,但这7个村都位于南阳岛四周的小岛上,中间隔着宽阔的水面,一圈走下来60多公里,其中水路大约45公里,需要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每天一大早,王少朋便带上妻子准备的午饭快速地来到支局,清点好要投递的报刊、文件、包裹后,他就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向停靠着邮政船的码头驶去。

“开船不像开车,还能听听音乐,这个发动机动静太大,什么都听不到,开一天回家,耳朵一直嗡嗡响。”王少朋说,这种柴油机驱动的船除了噪音大,跑的也慢,10公里的水路要跑1个小时,但是耗油少,节省成本还安全平稳。

严寒酷暑船不停

相比发动机的噪音、途中的枯燥,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热更让人受不了。

夏天,船上虽有一个四根钢管支起来的铁皮棚子,但是铁皮吸热,船上的温度更高,王少朋的衣服一直是湿的。湖上的严冬更是难熬,一到冬天,王少朋的手脚总被冻伤,伤寒也是难免的,伤风感冒更是“家常便饭”。

除了夏天热、冬天冷,王少朋最怕遇到特殊天气。夏天,只要有关部门不限制船只出行,他就要工作,而遇到雷暴大风天气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一次,他正驾驶着船行驶在湖面上,突然湖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他赶紧把船往湖中的小岛旁停靠,“尽管我把船靠在了小岛边上,船都被风吹上了滩涂。”“邮件在密封仓里,不会淋湿。”但是王少朋早已经浑身湿透,等风雨过去后,他来不及拧干衣服上的水,就赶紧用撑船的竹竿把滩涂上的邮船往水里撬,由于邮船太笨重,他费了好几个小时才成功。这一天,等他把所有的报纸、文件投递完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而到了冬天,湖上又经常会起雾,甚至结冰。“有雾就等着大雾散了再走,这几年结冰也不是很厚,不碍事。”在王少朋看来,这一切都很稀松平常。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困难却是难以克服的。在王少朋之前,支局曾招过五六个人跑这条湖上邮路,但很快都选择离开了。

是投递员,也是免费“带货郎”

12年里王少朋累计走了30多万公里的邮路。每年他投递报纸1.3万多份、杂志200多份、函件700多份、包裹5000多件,而且投递准确率达到100%。

去年,他去离南阳岛较远的王苏白村给一个高中毕业生送装有录取通知书的快递,但由于电话打不通,加上这个高中生及其父母早就搬到其他地方居住,投递一时遇到困难。按说这种情况快递可以退回给寄件人,但考虑到这会影响孩子上学,王少朋坚持继续联系对方。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3天的时间,王少朋最终联系到了这名高中生的父母,通知书得以送到孩子的手中。

十几年的投递,让王少朋和许多村民都非常熟悉,渐渐的,他除了每天的日常投递任务,还成了7个村子的“带货郎”,免费帮渔民们捎带货物。

“太大的咱也带不了,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王少朋说,特别是湖里的几个岛村,村里虽有小卖部,但卖的东西非常有限,而村里大部分又都是留守老人,出门不方便,所以只要有渔民需要,他就垫上钱帮大家在镇上买了捎过来,日常的油盐酱醋,小到针线也有渔民找他帮忙。

王少朋还经常帮助渔民们办理水电费缴纳、话费充值等业务。此外,南阳邮政支局还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运作微山鸭蛋、微山湖虾、螃蟹等项目,让湖区特产走出去,帮助渔民们增加收入。

王少朋坦言,有人称他是“湖上鸿雁”,也有人说送几份报纸不至于这么拼,而他认为,报纸再小,保证能每天及时送达,不出差错,就是他的工作。

2019年,王少朋被评为第二届微山县道德模范,并当选济宁好人。

新闻推荐

中国北方最长跨湖桥梁 枣菏高速微山湖特大桥顺利合龙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通讯员陈得印)日前,枣菏高速微山湖特大桥工程顺利合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跨越中国北方最大淡水湖桥梁建设...

微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微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