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水为魂·全域旅游·全景微山 微山聚力打造旅游发展新动能

济宁日报 2017-11-28 10:12 大字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杨露露)微山县不断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提出“以水为魂·全域旅游·全景微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红线转变为生态红利,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文化底蕴转变为创新动力,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取得良好成效,今年1至9月份,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43.8万人次、增长8.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6.2亿元、增长12.2%。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围绕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微山县以打响“微山湖人家”为动力,以建设“世界最美湿地公园,中国北方休闲名湖”为目标,坚持“以‘红\’为线,以湖为景,以岛为家,以富为本,公司化运营”的定位和“湖区观光、岛上度假、渔村休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顺利完成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依托各乡镇的基础条件、资源特色,以旅游休闲要素聚集为中心,整合推进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在全县形成了微山岛景区、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南阳古镇景区、微山湖游艇小镇、欢城二级坝湿地景区、独山岛景区六大主干景区和伏羲庙、仲子庙、欢城东大农业休闲观光园、张楼湖陵寺、韩庄郗山五大文化景区及沿微山湖湖岸线的乡村旅游景观带。做好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工作,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重点打造了以微山岛谢楼、两城独山湖东村、欢城东村等为代表的采摘园,以王苏白为代表的现代观光新村、以猛进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养生村、以渭河为代表的渔家水街村、以马口村为代表的微山湖渔家村、以小卜湾为代表的湖上乐园村、以大官村为代表的渔家民宿村等,十多个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相互链接,形成湖区居民共同发展的经济依赖区,每个村用自己的特色吸引了八方来客。

把文化底蕴转变为创新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微山县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微山湖文化向文化微山湖转变工程。围绕红色文化,微山县建设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园,园内竖起了纪念碑,开辟了展室,竖立了英雄群雕,把英雄们的事迹一件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依据历史文化,建起了微子文化园、张良文化园,规划建设了仲子庙、伏羲庙等。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收集民间收藏家的藏品,建设了微山湖博物馆、微山湖民俗博物馆、鲁南民俗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微山湖的文化魅力,为游客游览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为展示微山湖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微山湖旅游。微山县在连续成功举办了23届微山湖荷花节的同时,还在每年不同季节还举办了芦苇节、采摘节、游园节、骑行节、螃蟹节、大学生旅游节等,常年举办的节庆活动在10个以上。

新闻推荐

市委第三轮巡察全面启动 巡察组进驻首批8家单位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济纪宣)11月23日至24日,十三届市委第三轮巡察8个巡察组陆续进驻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技师学院、微山县两城镇、泗水县柘沟镇、圣水峪镇、嘉祥县梁宝寺镇、梁...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