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汪镇小于村七旬老人户长银:坚守灯笼手艺50载

滕州日报 2016-02-19 23:39 大字

户长银展示扎好的灯笼特约记者 连英如 文/图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起象征红火团圆的灯笼,到处洋溢着喜庆。在张汪镇小于村,有一位制作灯笼的老手艺人户长银,今年70岁的他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灯笼。

元宵节临近,灯笼作为一种节日必不可少的物品日渐紧俏起来。在张汪镇小于村,村民正在为制作喜庆的元宵节灯笼忙碌着。户长银老人有着几十年的灯笼制作经历。从去年的腊月初八开始,他们一家人就开始忙活了起来,一起动手制作灯笼。

2月1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户长银老人家中,看到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和妻子杨传荣一起制作灯笼。扎制传统灯笼,里面的龙骨用的是高粱秆。淡黄色的高粱秆看起来非常粗糙,经过户长银老人的加工,再套上红色的灯笼罩,立刻成了精巧别致的灯笼。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这为做灯笼打下了基础。十几岁时,我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扎灯笼,当时感觉好玩,所以学得格外认真。那时家里穷,就靠扎灯笼谋生。为了生计,我刻苦学习钻研,很快掌握了扎灯笼的技巧。20岁时,我正式开始一边扎灯笼,一边到外地卖灯笼。”提起制作灯笼,户长银娓娓道来。他性格非常内向,从不喜欢出去凑热闹,唯一的爱好就是扎灯笼这门手工活。逢年过节都要制作很多形状不同的灯笼,送给亲朋好友,作为节日祝福。“这可比其他礼物要有意义,收到礼物的人都很高兴。”户长银笑眯眯地说。

从前,户长银挑着扎好的灯笼走南闯北去卖,到过微山县、沛县、山亭区、薛城区等。因为颜色靓丽、造型好看,又是传统工艺制作的,人们很喜欢。户长银老人说,扎好一盏灯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选材到扎成,要经过绘图、烫纸、粘贴、剪样、装订、凿花、装饰等十四五道工序。他先画图纸设计灯笼,然后选高粱秆等材料,用高粱秆扎出灯笼骨架,再用红纸做出各种图案,进行粘贴。经过精心扎制,灯笼才能展现出古典美来,大人小孩都喜欢。 

从前,每到秋季,农民收获高粱后,大都把高粱秆当燃料,生火做饭。户长银却利用高粱秆做出各种灯笼,变废为宝,用来赚钱。他会扎制四方灯、圆灯、宫灯、万寿灯,还有十二生肖灯和带有花鸟图案的灯笼,作品总是让人爱不释手。“活到老学到老,我这门手艺也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跟上年轻人的审美观。”户长银说道。

杨传荣是户长银的老伴,今年71岁了,跟户长银扎制灯笼近半个世纪。“我20多岁嫁到户家后,就跟户长银学扎灯笼。几十年来,我们夫妻俩年年扎灯笼,从未中断。在扎制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把手扎破,鲜血直流,但我们从没想过放弃,手艺不能失传啊。”杨传荣边扎灯笼边说。为了更好地传承扎灯笼的传统工艺,户长银和妻子无偿将扎灯笼的技术传给乡亲们。记者了解到,小于村是远近闻名的灯笼制作专业村,每年和户长银一起制作灯笼的村民有十多户。

“我希望自己做的灯笼能供更多人观赏,让大家一起来了解元宵节的灯笼文化。扎传统的灯笼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为了传承这门手艺,我还要坚持下去,让它永不失传。”户长银老人感叹道。

时下,虽然市场上各种灯笼花样百出,但作为承载着几代人儿时记忆的传统手扎灯笼,依然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市场。在儿童眼中,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灯笼好似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新闻推荐

翰墨飘香溢古镇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

微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微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