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坡有个“吴梁祝”

济南日报 2014-04-20 03:33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孙丹青通讯员盛春鹏

六十年前的日内瓦会议上,为了招待各国记者,中国代表团曾放映由越剧编拍而成的彩色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鉴于当时普遍的国际舆论对新中国抱有敌意,为了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时任外长兼首席代表的周恩来总理特别示意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不其然,电影受到众多外国记者的喜爱,从“草桥结拜”的欢悦到“英台抗婚”的悲剧,从“楼台相会”的哀怨弃别到“化蝶双飞”的忠贞相随,影片中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一曲曲委婉动听的旋律,让在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听得感动落泪。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故事,在民间已流传一千四百余年,可谓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被誉为“爱的千古绝唱”。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家住梁祝故里微山县马坡镇的吴琦便是其中一位,因为潜心研究梁祝文化多年,达到抛家弃业的痴迷状态,他在当地还有一个别致的称呼———“吴梁祝”。下面,咱就说一说这“吴梁祝”和“梁祝”之间的故事。

中学同窗一句话,终生结下“梁祝缘”

1976年,吴琦在马坡镇政府驻地马坡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公社里组织放映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他正推着自行车邀请另外一位马姓同学去看时,却被这位同学谢绝了,“他当时说了句‘我不能看,有忌讳\’”,“一部电影有啥不能看的呢”,同学的一句话顿时让少不更事的吴琦心生疑问。

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姓马的同学说自己是梁祝传说中马文才马家的后人,根据家族的规定是不允许谈梁祝事、听梁祝书、唱梁祝戏或者接触其他梁祝文化的,而这一小细节又让吴琦联想到,从古至今在微山马坡的民间,历来就流行着“梁、祝、马”三家互不结亲的说法和约定。“姓梁的、姓祝的、姓马的为啥不能结亲?难道传说中的爱情故事确有其事,而且发生在马坡?自己的同学真的就是马文才的后代?”一个又一个谜团在心中环绕,让当时年仅14岁、只知马坡附近有座梁祝墓的吴琦,对充满神秘色彩的“梁祝”传说产生浓厚兴趣,并促使他为佐证“梁祝故里在马坡”这一重大学术观点,开始进行大量的资料记录和收集工作。

跋山涉水历艰辛,寻找梁祝文化源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尽管广为流传,但历代的官方正史及典籍均没有明确记载。梁祝籍地及故事的发生,从东晋起就陆陆续续、点点滴滴见于一些野史、传说、词赋中,近两千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多次迁居,因此,梁祝籍地及故事发生从古至今就存有争议。为了证明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以及微山马坡与“梁祝”传说的历史渊源,吴琦做了大量探听和调查,从寻找人证、物证,到整理记录相关资料,期间付出很多心血,伴随诸多艰辛,可以说是当地深耕“梁祝”文化的“第一人”。

在吴琦工作的马坡镇政府驻地的一块空地里,埋藏着2003年出土的“梁祝墓记碑”,与国内其他几处梁祝墓相比,这是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载明了梁祝二人合葬的地方和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这也为揭秘梁祝故里在马坡提供了最早的碑证。吴琦说,这块墓碑是1952年秋天,在马坡村南、老泗河西、老越河东梁家的林地里,由从事白马河挖河的民工挖出来的,后来去看的时候就露着一个碑头,他和其他几个人找来铁锨朝下挖,背面有林界、祠庙、立碑、厢房等内容的记载,当时他就判断梁祝发生地与马坡一定有渊源,而2003年这块碑的出土则让沉睡两千多年的梁祝墓地重新面世,也为验明梁祝故里在马坡提供了最宝贵、最可信的资料和证据。其实,在吴琦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中,他还曾在一村民家里发现过一块小碑,上书“梁山伯之墓”五个楷书大字,上面落款的时间是武德十年。遗憾的是那家主人早已过世,那块碑到底流落到哪里已不得而知,这也成了吴琦多年的一个遗憾。

采访中吴琦告诉记者,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戏曲、唱词以及明代官方碑文记载,与梁山伯祝英台峄山读书以致后来的故事发生均有着直接关系的,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地点:那就是吴桥及十里柳荫处。因此,弄清吴桥是摸准梁祝柳荫相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千载沧桑,万物巨变,就连早年经历的街桥路巷,哪怕是转眼功夫再回过头来,有的则变得扑朔迷离,有的则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何况二千多年的一座小桥?

为了摸清与梁祝柳荫相会密切相关的祝英台求学必经之路———吴桥,吴琦多次亲临吴桥位置观察地势,寻找古河道流痕,采集流痕下的贝类,确认了古代在“梁祝”墓南有一条古河道,又顺着这条仍然还有断断续续的古河道段落的遗迹去寻证十里柳荫及通往峄山的古河路。然后按照“梁祝二人当晚住在两下店”已是夜暮降临的推算,扣除中间的时间差,从穿越马坡镇的址坊头、黄路桥等村庄走到邹城峄山下的“两下店”,亲自用双脚对来回路程和耗时进行丈量和计算,可谓历尽苦心、治学严谨。

从求证祝英台家在九曲村,梁山伯家在两城,马文才家在西庄,到揭秘“梁祝化蝶”的由来,在吴琦历经辛苦奔波,四处“套近乎”、“拉关系”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中,有关“梁祝故里在马坡”这一论点的论据在纪实报告文学《细说梁祝在马坡》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洋洋洒洒2万多字,耗时多年写就的这篇著作,得到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山东民俗学会理事长李万鹏先生的充分肯定。也成为他之所以被称为“吴梁祝”的最好证明。

38年苦苦寻觅“蝴蝶的爱情”与旁人相比他更“痴痴然”

出于对梁祝文化的痴迷,不论是平时工作还是业余休息,吴琦都将大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搜集证据和记录资料上,三十八年苦苦寻觅,只为让传说中的“蝴蝶的爱情”,凌空于世,破茧重生。“走了一河又一河,河河里边游白鹅,前边公鹅嘎嘎叫,后边母鹅喊哥哥。梁哥哥,梁哥哥,我就是那女娇鹅……”采访中,吴琦时而惟妙惟肖地展示马坡一带唱“十八相送”曲段的情景,时而绘声绘色地讲述梁祝故事的点点滴滴,也曾首次向记者透露未对外界公布的“梁祝夯歌”。

看着吴先生讲起“梁祝”来滔滔不绝、信手拈来,记者听得可带劲了,在采访中竟然多次忘记提问,面对前辈,希望他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梁祝,一次讲个够,也让听的人可以大饱一番耳福,多长一些见识。

讲述“梁祝”的过程中,吴先生还向记者分享了他与马家族长马振西老人“套近乎”的趣事,由于马氏家族避谈梁祝之事,所以在与老人交谈,想要些“猛料”的吴琦可没少折腾,来回得跑了二十多趟。吴琦说,马振西老人如若活着已近100多岁,自己早年曾采访过他,马老曾经任马后村支部书记二十多年,接受过私塾教育,是个有文化的人,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字。因为两人都喜欢写字,谈论、交流书法技艺就成了他“拉拢”老人的关键之举,“他告诉我,60年初期的时候,马坡村演过一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是当时的马坡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亲自找他做了几次思想工作,马家才允许演了一次,就开过这么一回口子,另外,老人还承认自己是马文才马家的后代,还拿出族谱让我看了看”。

听说九曲村的砖厂下面挖出了古墓,深夜赶到发现地向村民借了铁锹、小铲寻找到了汉画石和五铢钱;为了记录梁祝故事在戏曲中的蛛丝马迹,他先后十多次到峄山采访,自己花钱拿着礼物送给那些会唱“大隔帘”的山民;整理《新梁祝传奇》小说时,怕思路被打断,家里小孩夜里发烧,外面下着雨,是妻子一个人背孩子去打针……在吴先生研究梁祝的38年时间里,这样“痴痴然”的状态和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爱写作、喜收藏、好书法层层文化意味泛涟漪

亲戚都是传统大户人家,儿时记忆中的朱红大门和白墙黛瓦,让他从小对封建等级思想就有强烈的感官,而诸如古代瓷器、名人字画等满含文化气息的物件更是让年幼的吴琦,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

从4岁开始学写隶书,学习乡土文化,到16岁凭借拥有“好笔杆儿”的本事和写得一手好字破格进入到人民公社,后来又历经秘书、计生、纪委和文化宣传、工会等岗位。爱写作、喜收藏、好书法,多年的文化熏染浸泡出一个出类拔萃、接地气的文化人,在乡野、在基层默默地、从容地流淌出大家的智慧风范。

采访中,吴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他出色的隶书作品和家中的多件藏品以及几十篇发表于报端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学作品,仿佛五光十色的湖水,每一泓涟漪都闪烁着文化意味。希望先生站在思想的最高纬度继续前行,将“梁祝”文化诠释得更加缤纷和完美,在生生不息的文化渊源旁,静听属于自己的一片蛙声。

九十年代,为了收集“梁祝”资料,吴琦采访马家族长马振西老人

向朋友解说《新梁祝传奇》底稿(右为吴琦)

吴琦先生的隶书作品

新闻推荐

“趁年轻,为家乡做点事”

当梦想撞到现实,会是什么样?点击查看原图6年前,在电厂工作的李贞说服家人,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官■本报记者石晶“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放飞梦想...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