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秸匠编筐情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武良路通讯员徐长江
利用芦苇秸秆编织捕鱼的虚笼、斗笠、芦苇絮拧编的毛窝、麦秸秆制作的炊事用具,这四大民间草编手艺一度曾是微山县农民增收补的技艺财富。但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传统工艺因为劳动量大、收益小而逐渐风光不再,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做了。记者通过多次打探,终于在微山县欢城镇翁楼村采访到一位还在从事小麦秸秆编织工艺的七旬老人张正金。
秸秆制作生活器具,在改革开放中期前一直很看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户普遍在农闲时摊好备食数日的煎饼,整齐码放秸秆筐内,盛装食物时因有透气、吸湿特点,可以保存多日不霉变,保持食物的原有风味。那时候,秸匠人凭借手中的笼头刀、削尖刀、劈蔑刀一度成为“富裕户”。
11月30日,记者在翁楼村一位村民的引导下,转过几个巷口,来到麦秸秆编织匠张正金老人的家。老人告诉记者,麦秸秆编织的生活器具主要有三类:煎饼筐、铸铁锅盖、馒头囤。他最上手的就数馒头囤,大多情况下是订单制作,不过做的也不多了。老人说,现在做饭都用电器了,这种草筐市场越来越小了。
今年72岁的张正金的麦秸秆编织手艺是年幼时在父亲“鞭促”下学来的,当时也不是为传承技艺,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罢了。在当时未有取暖方式的条件下,村民在院落一旁或菜园里挖出一个可以容纳6至8人相面对坐的土坑,上面架上木棒做龙骨并覆盖柴草造出可以保暖的地屋,编织匠人吊起油灯用夏季麦收悉心留存的秸秆边聊天边忙碌,坑内编织也是其乐融融。
麦秸秆编织在张正金曾祖辈明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居住时就有制作先例,一直沿袭到现在。“现在收小麦秸秆也不是容易的事,机械化收割的秸秆不能使用。在收割机下地前的几天,他就要去田地用镰刀收割小麦,打成捆运到家,晾晒几天后,剔除麦穗头,留下备用秸秆。还要自己种植高粱等待秋收后晾晒劈蔑剔芯留骨皮备做束秸绳。”张正金一边用蔑刀劈开秸秆一边对记者说。
张正金说他最喜欢编当地人称“气死猫”的家庭使用馒头囤,鼓式的形状、合密严实的囤盖,爱捕食鼠类的小猫是永远打不开的。编织最大的技巧就是眼光定型、手力定状,只有眼、手同步,缠蔑松紧一致、盘圈错落有序才能保证编织成功。对于编织锅盖,则是按照口径的大小,从盘顶到外圈扩展顺编,始终保持塔形的视角,如果坡角度数过低,秸秆吸气受重后会出现盖顶下垂,使用起来效果就大打折扣。“编织一个直径50厘米、高度60厘米,能容25公斤面食的容器,快手需要两天多时间,售价在45元左右。因为收入不高,加之编织过程枯燥乏味,小麦秸秆编织器具的手艺,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再做,现在我们村像我这样还在编的没有几个人了。”张正金老人边说边伸出皴裂的双手给记者看,因长期抄刀引拽束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结下了厚厚的老茧。
绕缠束带
皴裂的双手
起底编织
编织使用笼头刀、削尖刀、劈蔑刀
劈蔑高粱秸秆
检正形状
编织的炊食容具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孙丹青通讯员陈雷马兴伟“我们奋进在微山湖畔,豪情满怀意志坚,为了实现微山梦,我们把责任扛在肩,无怨无悔做奉献,敢想...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