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伤痛而止步 只为夺金而前行
■见习记者张梦西通讯员王连东邵天斌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正在奋斗的“芽儿”,他们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训练备战省残运会,为生命喝彩,向极限挑战。昨日,记者探访游泳、射箭、轮椅篮球项目的运动员,了解他们备战省残运会的点点滴滴。
从不敢下水到日游八千
“扑通,扑通……”22日上午,在市区的聚源游泳馆,随着教练员一声令下,游泳队的队员们齐齐跃入水中。来自微山县的于海是一名老队员了,他在上届省残运会中取得一金二银三铜的好成绩,这次还将代表济宁队参加省第九届残运会的游泳比赛。于海从2010年开始接触游泳,现在已是一名“老将”。记者看到,他在泳池里手脚并用努力向前,游过的地方溅起漂亮的水花。现在于海熟练掌握自由泳、蝶泳、蛙泳和仰泳四种泳姿的要点,对比赛项目和规则也轻车熟路,但是在这之前,他经历了很多困难。
于海今年31岁,他的右手在一次工作中被绞进机器里,原本美好的生活瞬间发生了转折。2010年,于海被残联选中参与游泳训练,可之前他没有一点游泳基础。第一次下水时,于海心里比较紧张,因为身体原因,他在水里游泳保持不好平衡感,一天训练下来感觉非常疲惫。但是抱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于海坚持了下来,两个星期后,他逐渐适应了水里的感觉,一个半月之后,于海熟练掌握了四种泳姿。为了备战省残运会,于海和其他队员们已经进行了将近9个月的集训。上午和晚上共进行3个半小时的游泳训练,下午要统一进行体能训练。“游泳队现有8名队员,包括5名盲人、3名肢残队员。游泳要依靠双臂的力量,所以每天还要对他们进行体能训练,跑步、举杠铃都是他们要训练的项目。”竞赛组组长刘晓娟告诉记者,对于肢残运动员来说,腿使不上劲,游泳时阻力很大,更需要依靠臂力。许多队员第一次下水时有恐惧心理,被吓哭的也不少。盲人运动员因为没有光感,开始时他们以为自己在往前游,实际上是在岸边打圈。但是这些运动员不怕苦、不怕累,现在每天在水里游的距离大约是8000到9000米,重残运动员的训练量也在四五千米。“这次运动会我报了7个项目,相信自己至少能拿5块金牌。”对于第九届省残运会的战果,于海信心满满,和记者说完后,又笑着跃入水中。
7小时外的臂力练习
随着一声哨响,一支支箭从弦上飞出去,随后是箭落在50米开外的靶子上的声音。在济宁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射箭队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据射箭队教练姬长军介绍,射箭队现有队员23名,其中练复合弓的有10人、反曲弓13人。“有站姿射箭和坐姿射箭,在今年不到5个月的集训时间里,队员们都有很大的进步。”
17岁的孙会娟今年4月份开始参加训练,在经历了不到俩月的训练之后,她参加了全国残疾人射箭锦标赛,并且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拉开弓需要很大臂力,一天7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对于正常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是这个17岁的女孩子却没叫过苦。
在这些队员中,26岁的孔祥振可谓佼佼者。他2004年开始接触射箭,经过刻苦训练,2006年参加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时拿到了一枚银牌,并于2006年年底进入国家队。在上届省残运会比赛中,他独揽3块金牌。孔祥振告诉记者,在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导致他右腿肌肉萎缩,他曾一度很自卑。他用毛巾将自己的右腿缠住,以便让两条腿看起来一般粗。但是进入射箭队伍之后,孔祥振找回了自信,终于敢大步走路,做回自己。“这次家门口的比赛,怎么着也得拿5块金牌吧!”谈起目标,孔祥振不由笑起来,信心满满。“这些队员付出了很多,现在每天的训练时间从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1点到5点,时间已经够多了,但是很多队员中午休息时间还在房间里自己举哑铃练习臂力。”姬长军说。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讯(记者张梦西通讯员郑爱友)幸运如彩云般飘忽不定,也许不经意间就来到你身边。去年12月30日傍晚,一颗明亮闪烁的幸运之星就悄然降临到微山...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