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策管公厕 济宁市“3+3”推进农村公厕改建管护工作
本报记者刘菲
本报通讯员王强焦士绅
为全面补齐农村厕改短板,济宁市把农村公厕改建列入2020年全市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市住建局组建专班,基本建立起了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和资源化利用广域覆盖体系。全市累计实施厕所改造103.3万户,约占全省改厕的十分之一,改厕覆盖率93.67%,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种管护模式
厕所管护不漏一户
济宁市以县域为单元,搭建农村改厕智能管护系统网络,链接政府、企业、农户多方力量,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农户”“专业化公司+农户”“政府主导+农户”三种管护模式。
金乡县开展“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政府适当补贴,利用现有合作社,建立起服务网点,负责改厕后的使用维护工作,节约了投资成本、实现了便捷服务。任城区、邹城市、鱼台县实施“专业化公司+农户模式”,在政府统一配置吸污车辆基础上,利用现有环卫一体化运营单位,统一负责全县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泗水县开展“政府主导+农户模式”,由政府出资建设粪污中转站,搭建维修清运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目前,济宁市14县市区已全部建成县区级农村改厕智能管护系统,建成农村改厕服务站284个,配置抽粪车1193辆,占全省的18.8%,配备兼职或专职抽粪队伍1447人,占全省的17.4%,实现了厕所管护不漏一户。
三种处理利用模式
做好农村改厕循环经济
为破解渣液处理难题,打通改厕最后一公里,济宁市结合现代生态农业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融合式推进渣液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建立“发酵制肥制气、水肥一体、纳管直排”三种处理利用模式,做好农村改厕循环经济。
积极对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治理相结合,将粪污集中二次发酵处理后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沼气,实现无缝隙、全链条资源化利用。金乡县、高新区利用现有有机肥厂,把改厕粪污、农作物秸秆等统一收集进行发酵处理,加工生产有机肥等产品;泗水县星村镇依托绿旭合作社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项目,利用粪污生产沼气免费供村民使用,产生的沼液用于农田施肥。目前,全市已建成资源化利用项目20个,年处理能力80万吨。
实施农业水肥一体化存储利用设施建设,通过将粪污集中收运至粪污存储利用站,进行二次发酵,待出水液体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后,采取水肥一体化的稀释灌溉模式注入林田灌溉管网,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使用量。目前,全市共建设存储利用设施111座,存储规模达2.4万立方。年底前,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将至少建设一座粪污存储中转利用设施,实现镇域全覆盖。
同时,济宁市将农村改厕渣液治理纳入《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统筹布局推进“4+N”前3类村庄因地制宜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纳管直排。微山县昭阳街道爱湖村、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将农村改厕后粪污统一纳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年底前,济宁市将启动实施617个村庄纳管建设。
因地制宜选择公厕样式
累计完成公厕改建2037座
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各县市区结合地方建筑特色,设计多套图纸,由各镇街根据生活环境及村民接受程度自由选择公厕样式。同时各镇街统一施工,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将新建公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或自建水泵,实现公厕24小时不间断供水。公厕建成验收后,同步建立公厕保洁、维护制度,确保公厕建的好、用的住。同时,积极推广装配式等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任城区厕改采用具有保温隔热、节能环保等优势的装配式公厕,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确保了工程质量。
据统计,济宁市300户以上自然村2228个,占全省农村公厕改建任务的11.23%,已累计完成公厕改建2037座。其中2020年农村公厕改建任务1436座,主体完工1316座,主体完工率91.64%,竣工1220座,竣工率84.96%。目前,全市农村公厕开工率达到100%,位居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自“双创一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杨柳镇按照部署要求,对照文明城市附件工作有关标准,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狠抓工作短...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