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污染源普查 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济宁日报 2018-11-18 07:21 大字

本报济宁讯(记者王粲)自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以来,济宁市始终注重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宣传氛围,促进了普查工作特别是入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中,济宁市在市电视台《济宁新闻联播》、《济宁环保》等栏目先后进行8次专题报道,并利用济宁市政风行风热线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同时,在《济宁晚报》等报纸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全市普查工作动态和进展;在主流网络媒体上及时发布各类污普信息。据了解,市普查办还印制了普查宣传马甲400件、宣传帽400顶、环保宣传袋1000个用于污染源普查;印制的致普查对象和两员的一封信共2.2万份也已下发至各县市区。通过济宁市环境监管智慧平台、中国联通网络,市普查办向普查对象和广大群众分别发送宣传标语6000多条和200多万条。此外,市普查办编制印发了污染源普查专刊合订本2期共800多本,用于及时总结普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

各县市区在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中也各出奇招。其中,兖州区发放了1000份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同时发放了200份普查员信,并在网络上发动态利用行风热线进行宣传;泗水县利用宣传车广播播放宣传音频,宣传到各村镇的各个角落;高新区定制了污染源普查宣传服装,发放给全区普查员70余套;鱼台县谷亭镇制作了宣传展板,并在主要荧屏上展示;邹城市太平镇结合安全环保监测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进行辖区内信息发布等。同时,任城区、太白湖新区、汶上县等14个县市区分别在政府驻地、厂矿企业及交通主要干道悬挂宣传条幅500多条。通过各县市区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的积极开展,极大促进了入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闻推荐

推进种养结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沼气让俺村的发展更有朝气

本报记者刘锐通讯员包庆淼玉米秸秆青贮后用作饲料养殖肉牛;牛粪转化为沼气能源,用于养殖生活;沼液、沼渣作有机肥,用于种植…...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