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张好地方 处处好风光 山水林田路 草茂花果香 泗张镇生态旅游绿色经济建设举要

济宁日报 2018-07-12 09:14 大字

处处好风光

山水林田路草茂花果香

本报通讯员乔元龙

百鸟争鸣,花果飘香,满目青山叠翠,小桥流水人家,盛夏的泗水县泗张镇处处生机盎然,田园风光无限,作为“全国生态旅游景观名镇”“中国优质林果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生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的泗张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营造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惊喜的目光。

泗张镇地处纯山区,山多、滩多、草多、库塘多,全镇共有大小山头93座,水库塘坝100余座,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抓农村工作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只有靠山吃山养山、营造一方青山绿水,才能造福一方百姓。为此,镇党委、政府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生态效益与旅游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山顶松柏戴帽,山中干果缠绕,山下水果连片”的发展模式,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泗张,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地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先后建起了万亩桃园,万亩板栗园,万亩大樱桃园和千亩核桃园、千亩葡萄园、千亩樱花园,营造起了遍布全镇的生态旅游经济林带,先后造林13.8万亩,其中优质经济林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67%。山峦上,树木竞相生长,郁郁葱葱,一片翠绿。绿色象征着生机,孕育着未来,孕育着希望。如此秀美的山水,得益于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多年来,他们坚持封山育林,良好的森林植被,保护了水土,涵养了水源。“春天处处是花园,夏日绿荫遮满天,秋天硕果盈满山,一年四季是乐园”的生态泗张展现在人们眼前。

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不仅让山里的老百姓看到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而且尝到了甜头。青界村农民自发地成立了大樱桃协会,通过提供苗木销售服务,会员发展到180多户,带动全镇种植大樱桃1万多亩,每公斤大樱桃售价50多元,盛果期的亩效益达1.5万元以上。

依托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泗张做活做大生态文章,唱响“绿色泗张”主题歌,着力培育“圣公山”牌农副产品,南陈红富士苹果,青界板栗等在省市优质果品评选中获奖,绿色产业成为该镇经济的重要支柱,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大力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建设生态家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改水改厕,全镇共改造水冲式厕所2000余个。

泗张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有安山春秀、圣公仙景,黄山云海、黄家峪原始次森林,千年夫妻银杏树等美丽景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被游人誉为“春赏花、夏醉绿、秋享果”。该镇以桃花为媒,大搞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先后引进资金10亿多元,先后建起了万紫千红休闲养生园、圣源度假村、桃园仙庄、宋家沟生态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复修了安山寺庙、十八罗汉洞,使历史旅游景点与现代农业观光区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仅入春以来,该镇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创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走不出的绿,望不尽的川,吸不完的新鲜氧气,听不厌的鸟鸣欢唱,闻不够的花果飘香……一个富美、和谐的新泗张正在泗水这块热土上崛起。

新闻推荐

济南市农业“新六产”进展成效明显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彦彦通讯员宗可栋郑伟刘勇)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壮大“新六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