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始祖文化片区: 历史文化遗迹在这里活起来
□本报记者王德琬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包庆淼姚树华
2月7日,记者来到泗水县古卞桥遗址、泉林泉群自然保护区及华村镇,探访九大片区之一的始祖文化片区。这里堪称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宜人风光的合体,既有中国古代匠人的巧夺天工,又有天地聚集的钟灵毓秀,两相辉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古卞桥遗址与泉林泉群自然保护区相邻,泗水县将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打造”的思路将二者有机结合,力求在久负盛名的泉林泉群风景区的带动下重启古卞桥的辉光。
泉林镇是泗河的源头,也是泗河文化的发端,古卞城遗址就在这里。据泗水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景凤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古城西北、西南、东南三处城墙角尚存,现仅存西北城角及部分北城墙。从此处城墙出土的文物看,这座卞城遗址属于周朝卞邑旧址。“现如今,旧址上不仅有居民区还有繁华的集市,想要恢复遗址全貌并不现实。但是为了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古老文明,我们建起了卞国博物馆。”话音刚落,一座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便映入眼帘。这座卞国博物馆共分为文物展览区、临展区、文物修护区、青少年学教体验区和办公区。
博物馆开门迎客后,将展出遗址出土文物,立体化展示遗址原貌及历史典故,让古卞城遗址的前世今生一览无余,供前来到访的参观者探寻文明的踪迹。
从卞国博物馆继续北行200米,便是古老的卞桥。卞桥始建于唐朝,站在卞桥上俯瞰,静静流淌的泗河见证了古卞桥历经的沧桑,诉说着绵延的中华文明。2006年5月,古卞桥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是“让历史文化遗迹活起来”的基础。近年来,泗水县特别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保护政策和资金。2012年6月,成功争取到省沂蒙红色革命老区文化事业政策性项目资金670万元,用于建设卞国博物馆;2014年,申请了国家文物保护资金180万元,用于卞桥的修缮,现已完成了修缮工程。
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在泉林泉群自然保护区交汇并存,有物有景更有故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赏心悦目,更能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泉林泉群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衍锋介绍,2009年,景区依据主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将挖掘以泉水文化内涵为主的自然资源与以清代行宫、古卞桥、泉林寺等为主的人文历史资源相结合,形成“以泉群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历史悠久的人文遗产和泗河文化为一体,并兼有观赏、游览、休闲、度假功能的风景旅游区”。
从泉林镇赶往华村镇的路上,同行的泗水县传承办主任颜世强向记者讲述了始祖文化的起源:民国时期的学者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认为,“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即今泗水一带。”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华村水库周围有东、西、南、北四个华村;其东毗邻着华胥山。华胥文化与伏羲文化在华村镇交相辉映。
有神话传说、有专家考证、更有宜人的自然风光,始祖文化的发祥地该如何打造?华村镇副镇长姚颖颖告诉记者,“陕西蓝田华胥文化带、甘肃天水伏羲文化带利用文化开展的旅游如火如荼,这也给我们的规划开发带来启示。”
在这里,中华文化始祖产业园项目应运而生。目前,该项目由中国文化景观公司进行了前期规划,初步设计了10大特色主题文化园区,并计划由山东圣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30集的专题文化纪录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刚“请您尝尝,咱家乡的‘荷叶茶\’,是纯天然的健康产品。”2月13日,记者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遇到了潘裴。1984年出生的他,放弃在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泗洪县,结合家...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