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畅享美好乡村新生活“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篇

济宁日报 2017-12-30 12:45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半截土墙,几块青砖,苍蝇满天飞,蛆虫遍地爬。”这是以往农村土厕的真实写照。近日,记者在兖州区新驿镇采访时发现,蹲便器和冲水箱代替了原来的小土坑,墙裙和地面上铺的瓷砖代替了土墙和青砖,干净整洁的环境在引发“如厕革命”的同时,也引领了村民现代、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工作的优先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资金投入,使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7年初,为更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构筑民生事业的高地,市委、市政府明确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等工作写入到了“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中,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的生活幸福指数。据有关统计,济宁市已超额完成2017年计划的40万户的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累计改造数量达45.83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14.58%。

“随着改造进度的不断加快,宣传工作的日益深入,村民对改厕的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村民的思想已经从‘要我改\’逐渐变成了‘我要改\’,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自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济宁市总累计完成农村改厕达72.46万户,为2018年全市农村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下转2版)

(上接1版)同时,通过近两年的农村改厕工作实践,济宁市农村改厕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在2016年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第三方验收中,济宁市群众对农村改厕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8.47%。

厕所改造不能“一改了之”,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确保改厕真正发挥长期效益,济宁市结合前期对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的深入探索,并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逐步健全了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先后建立起了以县(市、区)为主体,乡镇内设立服务网点的维修服务体系,以及覆盖全部农村卫生厕所的粪液清运服务体系。如兖州区,成立了专门机构,在各镇成立改厕办公室,专门负责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使用维护工作;任城区,在招标采购改厕产品时,就要求供货企业要在本地设立售后服务机构,方便村民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济宁市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厕所维护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对接生物制肥等企业和农业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业户,将彼此的需求进行有效衔接,初步构建起市场化运作体系。如泗水县,由县农业局牵头,为改厕后续管护企业与规模较大的生态园、农业合作社牵线搭桥,签订粪液利用协议,既解决了粪液的去处,又满足了农业种植大户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嘉祥县,引导各乡镇对接种植大户,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统一收集储存,统一销售和使用;梁山县,对接农业发展需求,引入制肥企业破解粪渣处理难题;金乡县,将粪渣处理与秸秆处理合二为一,采用特许经营BOO模式,引入大型环保新能源企业,利用粪渣、秸秆产出沼气、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工作,不仅改出了新风尚,让文明理念扎根百姓心中,更改出了新高度,让村民离过上美好幸福新生活更近一步。”采访时,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新闻推荐

泗水供电公司: 圆满完成秋检任务

本报讯12月24日,随着35kV南顶站2号主变送电成功,泗水供电公司秋检工作历时3个多月,圆满收官。根据公司部署,变电专业常态化开展变电站检修、变电站巡视、现场安全检查。积极整改变电站安全隐患,对停电...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