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被遗忘的土陶技艺

齐鲁晚报 2017-12-22 14:06 大字

出窑。陶器的形状慢慢的转了出来。制陶老人。打磨陶器。用陶土烧制的编钟造型。文/图本报记者黄广华李岩松通讯员王铭晨

“开窑”!12月1日清晨7时30分许,随着陶工师傅粗犷的声音响起,泗水县柘沟镇柘沟七村一处老土窑洞前热闹开了。在泛蓝的天光的映照下,随着一股热浪袭来,窑门打开了,陶工师傅们开始忙碌起来,抬的抬,提的提,挑的挑,一件件还散发着窑火余温的大缸、陶罐、陶瓦等土陶器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淬火后“重见天日”。

泗水县柘沟镇有着6000多年历史的手工制陶业。只是因为这里拥有一种独有的天然矿产资源——陶土。新石器时代,柘沟的先人们就用这种陶土烧制陶器。柘沟也是东夷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衍生地,成为不折不扣的“土陶之乡”。

在柘沟七村村民刘静杰和刘新汶的家中,记者仿佛看到了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场面:老土窑洞,传统技法,洞前场地上满是一摞摞罐、缸,盆等瓦器制品,低矮的土坯房内四周窗户都已封闭,见不得半点阳光。在昏黄的灯光下,老艺人刘静杰师徒二人正在制作瓦器,一人和泥,一人拉坯,动作娴熟而认真……刘师傅家的土陶技艺系家传,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土陶技艺看似简单,但真正掌握它却需要七到十年的时间。

“最繁荣的时期,整个柘沟镇十几个村拥有200多口窑屋,每年出8次窑,每窑百十个,一年下来平均烧制出16万个大缸,男女老少从业人员多达两三千人。”制陶师傅刘静方说,一个大缸卖三四块钱,而当时普通人每个月工资也不过几十元。因为质量好、做工精细,柘沟大缸最远销售到河南、河北甚至东北三省等地。

1994年起,柘沟大缸产业开始衰败。一方面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了十余个大缸,质量好、不易坏,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随着面粉厂的兴建和自来水供应入户,老百姓渐渐不再需要用大缸盛放粮食和水了。近几年,园林式小区亮相各个城市,没想到这给土陶产业带来了一线生机。“2010年前后,开始有房地产开发商柘沟的土陶师傅联系,询问是否能做土陶景观花瓶、景观茶壶,师傅们尝试烧制了几个后,他们非常满意。”刘静方说。

虽然土陶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老刘一样的匠人们却开心不起来。老刘已50岁,是镇上最年轻的土陶匠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0多岁,他们最担心的是制作土陶的手艺断了传承。自成为土陶匠人后,老刘先后教过几名徒弟,可他们都没有坚持下去。“我不收任何学费,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学就行。”老刘满眼期待,无比真诚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助学金、爱心棉被涌向泗水贫困青少年、留守儿童团市委暖冬行动正式启动

小丑医生与孩子们做游戏。本报济宁12月13日讯(记者孔令茹通讯员张大众)12日,泗水县400名留守儿童、贫困青少年及老年人等领到了1000床过冬的新棉被、30名贫困的学生每人获赠2400元助学金...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