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教师是良心活”

大众日报 2016-03-03 12:40 大字

□本报记者吕光社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包庆淼

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左脚悬空离地十几厘米,只能拄着拐杖行走……在一般人看来,冯佃生这一生几乎算是废了。但这位泗水县圣水峪镇东卸甲小学的教师,身残志坚,拄着拐杖在三尺讲台上从教近四十年,为山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班级成绩在全县总是名列前茅,不少学生考上大学,还有三名佼佼者留学海外。

时光回到四十年前,1976年7月,冯佃生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村里民办教师调整,“那时教师待遇和地位都不高,村里仅有的两名老师当生产队长了。我体力活干不了,但上过学,就成为了一名民办老师。”

但从教后,冯佃生才发现教书不是简单地带孩子玩。“当教师是良心活,教不好是误人子弟。”他至今清楚地记得,由于以前文化课基础薄弱,他刚教小学四年级数学时,看着教材却不知道怎么讲,“五道习题讲错了仨”,学生当面笑话他:“你还老师哩,题都讲错了。”冯佃生羞得满脸通红。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冯佃生课后就自己钻研教材,还跑到初中课堂里听课,学习别人怎么教书的。1984年,他又报考了泗水县教师进修学校,四年后拿到了函授文凭。

虽然冯佃生上课要拄着拐杖,行动极为不便,但他却很少坐着讲课,每次讲完课后,他都要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在他看来:“老师与学生是双边活动,在台下可以更多互动。”有时课程多,一天下来,他累得连话都不想说,更为要命的是,夹着拐杖的腋下经常磨破、化脓,但他第二天仍忍着痛继续上课。

冯佃生不仅勤于学生课业,多年来,他还以校为家,义务挑起看管学校和长期值班的重担。教室里灯泡或是课桌椅坏了,冯佃生也是趁午休时间去修。

拄着拐杖总不如有一双健全的腿脚,对冯佃生来说,摔倒是常事。2014年12月,冯佃生在检查厕所水龙头是否关闭时,不幸滑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右腿摔成骨折,被送到县医院进行手术,术后一直在家休息。次年4月底,校长给他打来电话,带着商量的口吻说:“毕业班临近小升初,学生都不知道学习了,人心浮躁,乱成一团,你能否来管管他们?”第二天,冯佃生坐着轮椅来到了课堂上……

冯佃生认为,考验老师的不仅仅是学生成绩,还有爱、责任和良心。冯佃生没有孩子,但他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学校里留守儿童和家庭贫困的孩子很多,冯佃生总是在日常琐碎的事中给予他们细致入微的照顾。

2010年,冯佃生在锅炉房打水时,遇上女学生王苗苗被开水烫伤,他赶忙到卫生室去买烫伤药,但跑遍了附近村的几家卫生室都没买到。着急之时,冯佃生所教的学生站出来说家里有烫伤药,冯佃生二话不说,带着这名学生回家取来药品给王苗苗抹上。2011年,一天下午放学后,冯佃生正要关校门,发现一名学生徘徊在校门口,他上前询问得知,这名学生家住十里外的黄山庄村,不知什么原因,家长没有来接他,冯佃生便将其送回了家。

冯佃生还一直做着这些琐碎的事:自掏腰包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校服、买午饭,替学生还小卖部里的欠款。尽管不是多起眼,但温暖着学生的心。

新闻推荐

破获一盗窃案

□记者尹彤通讯员赵方敏孙鹏博报道本报泗水讯4月11日,泗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会同城关二所,破获一起盗窃案。近日,泗水县城某餐厅老板到刑警大队报案,称餐厅女收银员孔...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