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背着药箱坚守大山35年

济南日报 2014-02-27 04:11 大字

泗水乡医刘庆民:有钱没钱都给看病,患癌不忘医者心!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

都说“医者父母心”,这里的“父母心”到底指的什么?有人说是专业精湛的学术技艺,还有人说是对待病患的仁者之心,更有人说是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而在山村乡医刘庆民的眼中却很简单:何为医者,坚守一颗责任心便是!这不,在他干了一辈子的山村卫生室时,刘庆民仍在重复35年来同样的工作:救人,救人!撩起裤脚是伤疤、拨开头发是伤口、捋起袖腕还是伤痕,都是他行走在坑洼山路中的印记。直到2010年被检出膀胱癌,年过半百的刘庆民想的还是让儿子继续他的山村行医之路。

17岁辞去山村教师“拜师学医”救死扶伤

刘庆民,53岁,现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卫生室医生,是位名符其实的乡村医生,而且还是一位生在山里且根植于山区的“山医”,而他所服务的村民,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在他们心里,刘庆民不只是一个只会看病的大夫,更是乡里的大善人。

1977年,初懂人事的刘庆民便任职山村民办中学教师,但周边几个村却没有一个医生,乡邻们每每得了病,不是用架子抬着去县里医治,就是熬着等死。“好几次,村里的孕妇难产,在送往镇上医院的过程中就死了。”这对刘庆民的打击很大:面对连绵的大山,山里人就没有活下去的命么?他不甘心,毅然辞去教师工作,跑到周边罗家湾村“学医”,由于环境限制,老师张大夫也是名地地道道的乡医。就这样,17岁的刘庆民抱着一颗至诚之心,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就学会了一些基础医学知识。

回到家,刘庆民在简单的行医过程中,发现自己实在太稚嫩,面对许多疾病往往束手无策。于是,他又来到龙运港村,拜师继续学医。就这样,1979年,20岁的刘庆民在山村里开办了第一家药铺(诊所),之后又给孩子们接种疫苗。在这之后,刘庆民又不断参加镇里、县里的乡医培训班,为的就是更好为村民看病。

山路难走,骑坏6辆自行车、7部摩托车

记者刚走进隈泉庄,就遇上正骑摩托车去找刘庆民看病的村民,提起刘大夫,除了医术高明与看病不图钱,他“骑坏6辆自行车、7部摩托车”的经历,也成了十里八村人尽皆知的故事。“80年代初,我走着给村民们看病已有几个年头,很多时候就算跑着去都会延误病情,再加上那时候山区的路实在难走,到处都是坑,一走都是几个小时。”刘庆民告诉记者,“我狠了狠心,花128元钱买了一辆‘泰山牌\’自行车。为啥这个数字记得那么清,因为那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山里都够结婚娶媳妇了。”

就这样,刘庆民骑着“洋车”、背着药箱行走在山村小路里,不是在给病人看病,就是在去看病的路上。据他回忆,由于年轻,加上山里的路实在难走,又看病心切,刘庆民经常骑车摔倒。“刚买洋车没多久,在一次去病人家的路上,雨后路滑,我连着车子一起摔倒了沟里,车脚板直接插到了我的小腿里,疼的直接昏了过去。”掀起刘庆民的裤脚后,记者便看到了一条长长的伤疤,“说实话,那时候骑车子没少摔跤。当我骑坏了6辆车子后,90年代初,我换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车。”

就是这第一辆摩托车的背后,也有一段故事。“那时候,我长期给一个老大娘看病,由于她家很穷,医药费基本就没收过。”刘庆民告诉记者,“后来,老大娘的儿子外出打工赚钱了,就在曲阜的一家摩托店打工,他以极低的价钱卖给我一辆。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他贴补了一点钱,要知道他家条件有多艰苦!”说到这里,刘大夫红了眼眶。就这样,刘庆民又硬生生骑坏了7辆摩托车。

山里人都夸的大好人,行医35年“结了两门缘”

说着说着,刘庆民又开始惦记村民们对他的好了。“不是自夸,我媳妇,还有儿媳妇,都是岳父、亲家主动说的亲。”刘庆民乐呵呵地说,“23岁的时候,我还是个大光棍。除了看病忙以外,家里也太穷,哪有钱娶媳妇啊!”据村民们介绍,那时候,刘庆民经常拿自己的钱贴补诊所的费用,他家种地、养羊、喂猪赚的钱,都砸到医药费上了。

虽说穷,刘庆民的为人却在十里八村间传开了。就这样,上门说亲的人陆陆续续,终于在1983年,刘庆民与妻子包现云结婚了。“结婚之前,我啥都没有,连给媳妇买件像样衣服的钱都没有,而彩礼只有60元钱。”刘庆民满是愧疚的说,“我老丈人是名退伍军人,非但没有嫌弃我穷,反而教育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谈到这里,记者不禁想起前文中刘庆民为上门看病买的自行车,128元。

那么,另一门亲事又从何说起?这就是儿子刘壮壮的婚事。要知道,现在年轻人对物质的渴望要远远高于父辈那个年代,且不说嫁给有钱人,在山里吃苦已是难事。很简单,刘庆民的亲家,看中还是刘家老实本分的家风。下文记者还将详细讲述。

有钱没钱都给看病,9万元欠账只为良心

在记者前往隈泉庄的路上,泗水县卫生局工作人员便提起刘庆民这些年积下的“欠条单子”,其实这只是一张张村民们看病开药后赊账的药单。记者随意翻看了下,很多单子已经发黄,金额大些的有600多元,小的则是几块钱,最早的能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留着这些单子,没有任何要账的意思,而是告诫子孙们‘不管有没有钱,都要给病人看病\’的原则。”刘庆民坚定地说,“做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其次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我的工作就是救人,而不是赚钱。当遇到没钱看病的人,我们不能说不给人家看病,反而要坚持给人家看下去。”

记者了解到,由于刘庆民医术高、责任心强,如今他肩负西刘庄、山三口、陈家岭、三合寨等8个村1892人就医的职责,最远的村距离诊所有15里山路,骑摩托车都要半个小时。这还是“村村通”之后,要在前些年,骑1、2个小时都是常事。每到夜里,天黑没法骑车,刘庆民出诊就得步行。“这两年有手机了,可以随时联系。十年前,人家都是亲自上门喊。看到他们心急的表情,我怎忍心不去?”刘庆民激动地说。

“行一辈子善,肯定没事”赡养6名孤寡老人

由于常年劳累、压力过大再加上磕磕碰碰不断,刘庆民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直到2009年下半年,他感觉累的站都站不住。2010年初,刘庆民尿出血已经十分严重,还只吃些抗生药。过了两个月,他坚持不住才去济宁市附属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膀胱癌,这与长期不规律饮食、脱水有直接关系。这时,刘庆民还是放不下村民,回家坐诊了两个月才返医院做手术。

在医院养病期间,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刘庆民手术后依然闲不住,遇上临房一位做阑尾切除的大爷恰是泗水老乡,刘庆民见大爷没人照顾,便伺候人家起居。病愈出院后,刘庆民索性赡养起这位老人,不仅拿药免费,而且时常过去看望。就这样,刘庆民赡养的老人越来越多,原本生活拮据的他,却赡养了6名孤寡老人。

话回到刘庆民健康状况,他在出院后第三天就开始问诊,不多久便背上药箱出门看病。去年,三合寨一个老人深夜前列腺出血,刘庆民赶去后见老人情况危急,便协同他家人一起将老人送去县医院。这一路上恰遇暴雨,刘庆民第二天就高烧不退,在家人“逼迫”下才去市人民医院检查,这一查不要紧,又查出结肠炎、肾囊肿、线状瘤等一系列疾病。记者不仅感叹,面前这位性格开朗、一辈子积善行德的好人,身体里面却“全是病”。

儿子、儿媳回归大山,仁心继续传递

前文说到,刘庆民一辈子“结了两门缘”,这就不得不说下他儿子与儿媳妇的故事。刘庆民是个好人,在山里已经家喻户晓,儿子刘壮壮婚事便是很多媒人们惦记的大事。一来二去,刘壮壮与邻村席丽华介绍认识,两人相恋后便结伴去曲阜中医药学校就读,毕业后原本可以去城市工作,但考虑到当时父亲手术,他俩便毅然回乡,在照顾父亲的同时,还能帮忙父亲一直放不下心的诊所。“我从小就知道俺爸(刘庆民),因为我病了都是他给看。父亲(娘家)说,我嫁到他家来,放一万个心。”儿媳妇席丽华如是说。席丽华现在是诊所里的护士。

要说刘庆民的名气有多大,很多不属于他负责村里的人,都专程过来找他看病。这不,南纪埠村52岁的曹延蓝大姐,就在丈夫的陪同下过来挂吊瓶,“俺孙女大便干,在济宁、临沂很多大医院都没治好,就在刘大夫这里看好了。”记者留意到,曹大姐与刘大夫一家人都很熟,走的时候,席丽华扶着曹大姐上了摩托车。

■采访手记

医者仁心,治愈他人,欢乐自己

在不大的诊所里,你最常听到的就是刘庆民爽朗的笑声,怎么也联想不到他会与癌症有系。其实,在刚查出来病的时候,刘庆民也几近崩溃,但在住院期间,有无数的老乡过去看望,大家打心里惦记刘大夫这个人。一位老大娘的一席话感染了刘庆民,“你是个大善人,老天爷一定会保佑你,肯定能治好!”

在采访中,有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见记者采访,抓住我手说:“咱们山里离不开刘大夫,离开他不行!”这时,记者不禁“石化”,因为已没有什么言语可以表达对这位“大好人”的敬佩。一个人,究竟做了多少好事,才能让十里八乡离不开?也许,我们可以在刘庆民的欢笑中找到答案,“我是个大夫,救人治病是天经地义。”

刘庆民正在给患者看病

满满的一盒子“欠条”

新闻推荐

泗水两千雨污水井防坠网堵住“吃人嘴”

■通讯员石宗尧周光日前,泗水县住建局全面开展城区市政道路雨污水井防坠安全网安装施工,预计共安装防坠网2000余个,整个安装工作将于该县汛期来临前全面完工。防坠...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