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泗水:人水和谐相亲

济宁晚报 2013-04-11 08:06 大字

■本报通讯员庄新明陈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也是城市的血液,灵秀之魂。泗水县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总目标,积极创建“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构建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并覆盖全县的现代水网体系,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宜居城市,实现人、水、城和谐发展。

泗水县河流众多,境内有大小河流33条,总长400多公里;名泉荟萃,其中泉林泉群被《山东通志》列为“山东诸泉之冠”。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围绕增强水资源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精心编制《泗水县现代水网规划》《生态泗河治理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划分了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划定农村公共供水水源保护区。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和宣传,加快企业节水改造,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4.84立方米,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7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在全社会形成了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水文化教育氛围。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泗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在水生态体系方面,不断提高水域水体维持水生态平衡、防止水生态破坏、促进水生态良性循环的能力。围绕构筑济宁市东部水生态屏障,坚持水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并重,累计建成水库12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25座,全县水域面积达68.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6.1%;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3.39%,优于南水北调水质标准和市政府下达的环境质量目标要求,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多次在圣源湖、龙湾湖现身。水土保持常抓不懈,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完成小流域治理40余处,吸引民间资金治理小流域30余处,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4.5平方公里,治理区内林草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该县注重推进水景观和水利工程建设,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展现文化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亲水景观与人良好共生,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娱乐及休闲空间。在农村,河道治理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河道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结出了“一河清泉水,一条产业链,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累累硕果。在城区,加快实施引水入城、济河泗河景观带、滨河景观大道等项目,打造“两河五水十二湖”水系的城市景观,建设了“两河环绕、五水穿城、城湖相依、生态宜居”的城区水生态环境。目前,建成滨河公园、文化公园、伏羲公园等一批高标准水生态景区工程。圣源湖景区水面面积达13.77公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争创省水利风景区;正在实施的泗河橡胶坝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坝长300米,坝高5米,一次拦蓄720万方,年底将成为泗水水利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将“景观理念”、“文化理念”融入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水利风景这边独好,全市唯一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就坐落在泗水万紫千红水利风景区,在全市八家省水利风景区中独占四家,分别是贺庄水库、西侯幽谷、泉林泉群、龙门山等水利风景区。泗水“看水”成为生态旅游业的新亮点,泗水正在逐步打造现代水利发展的“升级板块”。

新闻推荐

泗水县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点击查看原图近日,泗水县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这是济宁市首获此项殊荣。近年来,泗水县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努力构建城区生态...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