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无声世界里 舞动的教棒

济南日报 2012-09-05 12:43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周远通讯员包庆淼谷传金

开栏的话:

自今日起,本报开辟十八大系列报道———“喜迎十八大·我的十年”栏目,以普通人的视角,生动讲述百姓身边的事,多方位、全景式呈现济宁各行各业、百姓生活这十年来的变化,见证我们这座城市的跨越发展。

杜宏丽,一名地地道道的北方女子,儿时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倾听世界的权利。从那以后,她就像是一名看客,每天都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看着一场无声的话剧,每个人在她面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活色生香,却独独没有配音。昨天上午,记者见到了今年已经37岁的杜宏丽,到今天为止,她已经有6年的教龄了。

看到学生就想到了自己

旁边的翻译根据她的手势告诉记者,杜宏丽小时候其实是会讲话的,但因为药物中毒导致她的耳朵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1992年,她从泰安聋哑学校毕业,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她的心中其实非常失落。源于这样的一份渴求:到一个能有人与自己交流的环境中生活,2006年秋天,她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泗水县特教学校,成为了一名“特殊”教师。

当她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第一次迈进泗水特校的大门时,正好赶上下课时分。几十个不大不小的孩子,正在校园里打闹着,玩耍着。那叫喊声、嬉笑声在校园里回荡着,使她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她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用心呵护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无声的世界拥有同样的快乐和满足。”当孩子们张开双臂向她跑来,与这个和他们有着同样命运的老师紧紧相拥时,杜宏丽的眼中涌起了泪花。

最初教课,她发现自己二十年前学的手语与现在的手语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更好的跟孩子们交流,她又一个字母一个单词的重新学起了手语,并凭着过去的手语基础,很快与学生畅快的交流。在用手语交流时,她发现班里的许多孩子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好。这些都使得她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跟爱护这些孩子们。也许是因为同是聋哑人,孩子们给予了她更多的信任和依赖,这样的感情给了她精神上极大满足。

边教边学是老师也是学生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让她担任五个班的美工教学。美工虽然是副课,但对她来说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担心自己的美术底子差,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她决定边学边教,努力提升自己的美工、书画水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一边摸索着进行教学,一边天天上网学习有关知识,除了从书店买来大量的专业书籍在家自学外,还向多位知名美术老师拜师学习,潜心向他们请教美工教学。面对学习中最大的障碍———交流问题,她多次拜托丈夫或同事充当她的翻译。在长期的学习中,杜宏丽克服了种种困难,做了大量的笔记,这些笔记后来成了她日后教学和学习的法宝。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手语基础,与老师交流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同是聋哑人,杜宏丽就想着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感受去理解孩子们现在的感受,耐心的手把手教,反复的手把手练,用一种铁棒磨针的毅力去教孩子们学手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慢慢地取得了一些成绩,既能完成课堂作业又能拿得出门展示了。

美工课本中的内容,有的很不全面,她就自己DIY作品,从家里拿来用完的鸡蛋壳画娃娃脸,或者制作纸筒娃娃。耐心仔细地教孩子们画、叠、折、剪、卷、贴。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教,这是一份儿很需要耐心的活儿。终于,孩子们学会了,成功了。这时候,她总会买来糖果、零食,庆祝他们的成功。

在泗水县首届少儿才艺展演会上,她带领学生现场展示的手工(泥塑)、书画等作品,均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在县教育系统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师生书画展上,她的学生参展作品全部获得一等奖,学校也因此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琐事

语训班的孩子,年龄大都只有四五岁,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每当这个时候,杜宏丽便会帮他们换洗衣服。

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几个大学生都已进入了青春期,由于缺少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这时候,杜宏丽就会像母亲一样用手语跟他们交流、谈心。告诉他们,身体的变化是人体发育的正常现象,还是要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此,她还专门上网查找到相关的知识讲座视频,播放给他们看。

杜宏丽发现,每到冬天,班上的张玉、吴荣程、杨晨晨、张璐、刘婷婷、孔程等几个孩子的手都会得冻疮,有的甚至溃烂。这时候,她便从家里拿来冻疮膏,帮他们把手用温水洗干净,再抹上药膏揉搓。

做起“亚孤儿”的妈妈

除了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琐事,对于学生们的心里话,杜宏丽也会耐心倾听。学生吴荣秀有一次告诉杜宏丽,自己的妈妈抛弃了爸爸、她和妹妹,跟别人走了,她心里特别难受,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杜宏丽心疼地抱着吴荣秀说:“别难过,你还有爸爸,爸爸依然很爱你们,以后你要更加努力,取得好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亲,报答社会上那些关心你们的好心人,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

那段时间,杜老师经常带着吴荣秀姐俩到自己家里吃饭,有的时候还会给她买衣服,吴荣秀也把杜宏丽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一样,她的妹妹吴荣程总是挽着杜宏丽的手撒娇。

“身体可以残疾,但思想不能残疾”

相比较正常的孩子而言,聋哑儿童的生活十分闭塞。由于听力残疾,聋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他们能够与社会分享的东西实在太少,感知世界的机会太少,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比较差。这些,都造成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极度自卑。让他们在看待事物方面容易产生片面的错觉,做事容易冲动、急躁、多疑,且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杜老师深知,这是因为他们太缺少爱了,因此,她一边用尽全力的去教这些孩子,一边用尽全力的去关心、爱护这些孩子。“我不能让他们听力残疾,思想也残疾。我不仅要为他们的今天负责,还要为他们明天走上社会负责。”在交流中杜宏丽表示。由于特校学生的特殊性,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学校的一个难题。而自己作为全校唯一的聋人教师,她感到自己的肩膀上有着更沉重的担子。

为此,她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讲保尔·柯察金,讲张海迪,讲海伦·凯勒等一些身残志坚的典型案例。经过耐心地教育,学生们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自尊、自爱、自强。彼此之间团结友爱,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文明班级”。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带领学生们参观陶艺制作车间,让学生学习陶艺技能,作为将来谋生的手艺。她还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组织部分学生去苏果超市开展超市购物体验活动等,以促使其能尽早融入社会。“咱们学校的学生,大都住在学校,十天才能回家一次,家长带来的那点好吃的,没几天就吃完了,杜老师就把自己儿子的零食拿来分给孩子们吃。”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事儿,杜老师干了不知道多少,就是这样的细微事情,让杜宏丽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成了孩子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好妈妈。

记者手记

虽然杜宏丽是一名残疾人,但她的动作看上去并不僵硬,在跟记者交流时,她总是一边耐心地观察记者的嘴唇动作,一边从翻译处了解记者想知道的问题,在跟孩子们交流时,她的表情亲切,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看不出丝毫的做作,想来,这跟她儿时的噩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因为自己被命运的齿轮推向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有着同样一种宿命的归属,她对这群折翼的天使更增添了一份理解和关爱。

杜宏丽教孩子们制作美工作品

新闻推荐

泗水孤、病、残儿童获全方位救助

记者昨日获悉,为确保孤、病、残少年儿童得到及时关心帮助,近期,泗水县民政局出台了《城乡困难家庭孤、残、病少年儿童救助办法》,对重病、重残、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生...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