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尽染孔孟之乡
本报首席记者朱卫国本报记者孙逊
广袤山岭色多娇,庄园河畔绿葱笼。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主旋律中,济宁林业站在新起点,步入了高位突破、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去年全年完成造林21万亩,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15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6.3万亩,新建绿色通道建设560公里,建成省级绿化模范县1个、省级绿化示范乡镇3个、市级绿化样板村1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圆满实现了市人代会确定的“森林覆盖率新增一个百分点”的目标。
两手一起抓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化详规,济宁市坚持一手抓河道绿化,一手抓湿地修复,目前共建成滨水体系公园绿地380公顷,省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治理采煤塌陷地7.2万亩,新建修复人工湿地19.8万亩,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达到92%,北湖生态湿地、老运河人工湿地、大运河滨河公园等大型湿地园林高标准建成,服务半径达到37平方公里、30万人,河道绿化普及率和水体岸线自然化率分别达到85%、86%。森林面积的持续扩大,带动了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市区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到331天,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58.3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8.3分贝,热岛效应强度2.0℃。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济宁市林权主体改革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稳妥推进,全市170万亩集体林地全部确权到户,衡量林改成效的确权发证率、应改尽改率、家庭承包率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发展经济林9.2万亩,新发展苗木花卉6万亩,创建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9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亿公斤,育苗面积达到26.2万亩。新发展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0家、达到72家,新建林业专业合作社78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数和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迈向产业化
产业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济宁市制作完成了林业产业企业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时全面掌握林业企业发展及生产情况,实现了对涉林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数字化。为打造大林业,济宁市相继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完善了《济宁市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印《林业产业政策汇编》,制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充分焕发林业产业体制和机制活力,调动了全社会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全市林业产业实现裂变式增长。济宁市发展林业产业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为打响济宁林业品牌,济宁市组织兖州、曲阜等9个县市区20余家林产品企业参加在菏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将济宁市独具特色的林产品推上展会,金乡华盛中高密度板、泗水县黄金梨等五项产品获金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在义乌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上,济宁参展林产品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以任城李营、兖州颜店为主的10万亩苗木聚集区,以泗水和邹城东部、曲阜、汶上北部等地山区为主的百万亩优质干鲜果基地,以鱼台清河、微山高楼为主的杞柳种植加工产业区,以市中区唐口镇、任城区安居镇、兖州市漕河镇为主的中高密度板加工区。为有效破解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接轨的难题,积极引导规范各地建立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专业合作社,去年全市新发展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78家。
生态是命脉
2012年是生态济宁建设的启动之年。全市林业工作牢牢把握“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三个大幅增加和森林覆盖率、林业产值增长率、经济社会贡献率三个显著提高,为生态济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生态立林,优先加快造林绿化。将荒山荒滩绿化、水系绿化、绿色通道、农田林网、绿色家园建设等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生态济宁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快构筑以区域绿化为主体,路域、水系绿化为框架,城乡绿化美化相配套的生态绿化体系。荒山荒滩绿化坚持“封造抚”相结合,
大力推进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富民工程,在沿河、沿湖、水库周围及水源地和南水北调干线,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干杂果经济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堤林,完成水系造林10万亩。要将境内公路、铁路、河渠、堤坝两侧适宜造林地段纳入绿色通道建设范围,真正做到道路铺设到哪里、绿化延伸到哪里。结合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高标准林网20万亩。
坚持产业富林,突出做大绿色产业。将绿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果业苗木花卉两大振兴,按照品种良种化、栽培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基地、用材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杞柳种植基地、中药材基地等五大种植基地建设,全市新发展经济林9万亩,新育苗木花卉5万亩,创建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9万亩。充分发挥林下土地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草、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着力打造以中西部平原地区为主的木材生产加工、以东部山区为主的果品贮藏加工、以李营为主的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及森林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森林旅游四大产业带。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流通销售业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重点扶持任城区中国北方名优观赏苗木集散中心建设。加大各级各类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推动森林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快速发展。
坚持改革活林,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建立林权保护和流转制度、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森林保险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稳定的林业投入增长机制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依法治林,全面加强资源管护。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有害生物防控机制,强化杨树溃疡病、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方翅网蝽等重点危险性病虫害防治,坚决防止扩散蔓延。不断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预警体系,组建消防专业队伍,严防森林火灾。组织开展森林公安建设年活动,始终保持对涉林案件的高压态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永本报通讯员丁永今年以来,泗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将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到“加快县域经...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