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历史文化(九) 孔林的门与墙

济宁晚报 2022-03-07 11:00 大字

杨丙震朱雅斤刘岩

旧时,显赫家族的墓地往往高墙环绕,门楼高筑,以增加墓地的庄重与威严,孔林也不例外。在孔林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孔氏族人通过对三门与林墙累代修筑,精心呵护,形成了孔林“园中有园、三门叠进”的庄严格局。

孔林大门位于至圣林坊后,是正式步入孔林的第一道大门。大门现存门屋三间一洞,两侧出八字墙。门屋为五檁悬山绿瓦覆顶,飞檐挑角,五脊六兽,无斗拱,边柱均用鼓礅为柱础。明洞间门扇两开,留有平地通道;两次间筑于高台之上,围设木栏,并作断砌造法,具有宋元时期流行的陵园建筑特点。

《阙里文献考》中有元文宗至顺年间五十四代孙孔思凯“作周垣,建重门”的记载。此前的研究者普遍认为这里所建的“重门”即为现在的大林门和二林门,并举现存建筑形式作为例证。但从现存的至顺三年《宣圣林神门记》碑上,我们可以依稀辨认出“重建一门”四字。此“一门”应指神门。碑文中是否有“重门”字迹已无法明断。即便有也应该是丧葬礼仪的重门的称谓,不可能同时存在“重建一门”,又有现代意义的“重门”即双门之意。就大门的建筑元素来看,现存柱础皆用石鼓礅、中柱落地,柱顶直接承脊檁;边柱稍有侧脚,柱顶梁作,不用斗栱;单、双步梁断面几成方形;悬山挑度较小,明显呈现出清式建法。而明代《阙里志·圣林》在描述当时孔林建筑布局时并未提及此门的存在。另外,在康熙皇帝谒拜孔子墓的史料记载中提到,随从官员至圣林门外下马,皇帝过洙水桥至墓门降舆,并没有明确大林门与二林门之间的概念,且今二林门处旧有树立下马碑一通。由此可知,此门有可能是清雍正年间大修孔林时所建。

二林门与大门甬道相连,分上下两层构筑,为一洞门楼式建筑。下层为石基铺垫,表面整体砖砌,中间留有拱门一洞,上有“至圣林”字样的石刻,据传是雍正在1732年亲题。林门四角以石加固,底大上小,逐层内敛收分,呈梯形。上层外砌女儿墙,内建有观楼,基址以台阶环绕一周。门楼为五间五檩重檐歇山顶,以绿釉筒瓦板瓦覆顶。檐下立柱均采用鼓礅柱础,开间明三暗二。明三间:中间南北设有格扇门,次间设槛窗;结构上五架梁下用随梁枋,次间加前后檐柱支撑踩步金梁,样式较为奇特。

二林门是在西周时期鲁国故城北门“龙门”的基础上设立的,东西两侧故城遗迹犹存,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二林门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历时一年建成,仅为一层。明弘治七年(1494年),衍圣公孔弘泰添建门楼,也就是现在的观楼。《阙里文献考》也有重修的记述。崇祯七年(1634年),兖州兵备道李一鳌捐献财物,又重修林门楼。

进了二林门,再走一会便能找到孔子墓门。孔子墓门位于洙水桥北,有门屋三间。门屋为悬山顶,以绿釉筒瓦板瓦覆顶,中开三门。明间略高,四攒;两次间微低,三攒。檐下各四柱承重,用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栱,以麻叶云纹饰为彩绘。柱子上端的雀替前部呈现弯弓形,具有明显的清代风格。

《阙里文献考》记载,明永乐十二年,孔子五十九代孙衍圣公孔彦缙“作墓门三间”,现代资料多从此说。但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孔林图中已经有此门,而北宋《鲁国之图》孔林画面中却没有。说明该门可能始建于金代,具体年代无考。墓门坐落于高台之上,前后有三道垂帘踏步台阶连接。墓门设计巧妙,站在门前的平地,看不到里面的甬道、石仪,以此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与孔林的门相连的,是孔林的墙。孔林的林墙是孔氏族人历代守望的见证,倾尽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情感。林墙蜿蜒缭绕长达十四华里,内林墙垣(俗称红墙)一华里多。筑建林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保护林内的树木植被,防止附近居民樵采。因林地的面积不断扩建,历史上孔氏族人对林墙也进行了多次修筑。

林墙修筑最早可追溯至金代。当时,为了凸显孔子、孔鲤等七世祖先在林中的特殊地位,在其墓地周围筑墙建门。元代,由于孔氏族人享受祭田、免除徭役等许多优待,孔氏内部矛盾尖锐,此时墙的功能为间隔真伪、划清界限。真正具有防护意义的林墙建于元至顺二年。当时,林地树木茂盛,虽有林役看护,但常被周围居民偷偷采伐,孔氏族人烦恼不已。为了更好地保护林地安全,使安息的神灵不被侵扰,时任曲阜县县令的孔子五十四代孙孔思凯联合林庙监修张友综、刘宗敬等人利用修缮孔庙之机,对孔林起垣建门。这是外林墙第一次历史性的修建,达到了“圣人之神灵寝于斯,游于斯”“入是门者可不肃而畏惧”的效果。林墙依鲁城北墙而建,对孔林后期的布局走势及墓地管理理念产生了极大影响。

明代洪武年间,在衍圣公孔希学的努力下,林地进一步扩大。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林墙日久倾坏,居民樵采难禁,五十五代孙曲阜县尹孔克中捐资“万缗”,厚备酒馔,举行了隆重的再次创建林墙仪式。仪式上衍圣公孔彦缙的演讲对孔氏族人触动很大,于是孔氏各户族千余人及府内庙丁百余人,趁农闲之际,于当年的农历十月一日动工筑建。他们全力以赴、齐心协力,运用传统的盒板夯土、内置薪柴的筑建方法,仅历时半月便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阙里文献考》载,落成后的林墙“周十余里”,并在林内建造了护林居舍,以便日夜巡卫。

弘治七年(1494年),衍圣公孔弘泰在改建林门增设门楼的同时,对林墙又进行了一次维修。万历二十二年(1593年),在扩展孔林神道、设立牌坊的同时,还筑成了大林门与二林门之间的墙体。崇祯年间,衍圣公孔胤植认为“林垣浩大,岁月经久,不无颓废”,提出重新修葺林墙的建议,族人纷纷慷慨解囊,孔胤植捐银一百五十两,知县孔贞堪捐银八十两,其余族户捐银多少不等,于是“陶瓦甓,勤垣墉”,改土墙为砖砌。自此林墙正式升级为砖体墙,林墙与林门浑然一体,美轮美奂。

清代林墙经过多次扩建和维修,形成了现存的面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幸阙里,应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奏请,恩准林地扩充。雍正八年(1730年),孔庙修缮一新,皇帝委派第五子弘昼致祭孔子。弘昼将孔林年久失修、破旧残损的情况报告给父皇。雍正得知后,认为孔庙既已焕然一新,孔林也理当修葺,便将这项工程交给负责修缮孔庙的陈世倌等人。孔林修葺工程在雍正九年五月开工,次年九月工成,历时一年有余。修缮的重点是内外林墙及享殿等处,周长5591米,地表高3.3米,厚1米,共用“帑银二万五千三百三两有奇”。此时林墙外还有被当地称作“护煞”的土坝,作为林地的缓冲地带,周边立有四方“志石”。此后,历代衍圣公不断对林墙加以修复,并把修林墙作为对“作奸犯科”者的一种惩罚。

孔林的门与墙保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给予栖息于林地的灵魂一份安宁。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林门与林墙具有非常高的建筑水平,林墙与三门建筑不单凝结了孔氏族人的心血,也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尊崇,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新闻推荐

曲阜市息陬镇 “红色物业”诠释党建引领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李岩孔雅玮)“今天太阳好,在太阳下晒晒暖,锻炼锻炼,特别舒服。”日前,在曲阜市息陬社区的活动广场里,小区居民...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