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无形的电波就是他的武器 抗美援朝71周年之际,88岁老兵袁津溪回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 2021-10-26 05:06 大字

◥袁津溪如今已是88岁的老人。受访者供图▲袁津溪刚到朝鲜时的留影。“炮弹打得轰隆作响,一片火红。”再忆自己所见的长津湖战役,山东省潍坊市司法局离休干部袁津溪老人仍然历历在目。今年88岁的他,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华东军区第九兵团前线指挥所电区队报务员。

四面战火硝烟,雪山上狂风呼啸,大冰碴子砸在脸上,发报任务量大。作为战士,这些他都不怕。信息线,就是生命线。他要保护他的武器,那无形却无比重要的电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李静孙雪萌

通讯员王跟良宋川川

冻僵的手 穿梭在机器和纸张间

1950年,17岁的袁津溪刚从华东军区通讯学校毕业没多久,就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司令部担任报务员工作。

袁津溪跟随部队从上海到曲阜、沈阳,休整后,换上棉衣,添置了毯子等御寒物品。四五天后,部队乘火车到丹东,直到鸭绿江边。当时鸭绿江大桥中间段已被美军炸掉一大块,无法通行。部队抵达通化后等了四五天,工兵搭好浮桥,已经是晚上9点钟左右,部队连夜过江,终于抵达朝鲜。

令袁津溪震惊的是,眼前尽被毁坏,没有人烟。电区队一行人暂时没有抵达自己的坑道,只好靠在山沟里睡了一晚。次日凌晨5点,他们抵达自己的坑道,正式投入工作。

“天冷,手冻得流血水。”冬天,朝鲜气温在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彻骨的寒冷,和敌人的子弹一样可怕。他冻僵的手来回在机器和纸张间穿梭,即便冻疮溃烂,淌着血水,他也没耽误任何一项任务。

想起战场的情况,袁津溪记忆最深刻的,是不绝于耳的轰炸声、寒冷的天气、恶劣的环境。“美军的探照灯一遍遍扫过,飞机24小时在头顶盘旋,山头上的弹坑一个连一个。”袁津溪说。

电区队的报务工作十分繁忙,四五个报务员三班倒。尽管工作疲惫又紧张,但是发报工作需要精神集中。年轻的他,休息时总能倒头就睡,几次炮弹飞来,他与危险擦身而过。

袁津溪到师部后的一个下午,美军飞机来袭,投下炮弹,房顶瞬间被掀起。他第一反应是保护文件和发报机,爬着躲进猫耳洞中。等飞机走后,他感觉热乎乎的,原来是一大片弹片距离自己的头不过十几厘米。因为神经受损,他休整了两个月,情况有所好转。

行军途中 恰遇长津湖战场

每日电报一摞摞,报务员的任务就是发报,平日鲜少到阵地。一次行军,让袁津溪与长津湖战场打了个照面。“非常可怕。”夜晚9点多钟,炮弹打得轰隆作响,一片火红。

那天,电区队完成手头的工作后要转移,动身时已天黑,石灰路标看不清楚,没有按照行军图在正确的岔路口拐弯。电区队翻过一个山头,就看到炮火连天,黑夜如昼。“报务主任是个南方人,姓陈,不到30岁,很勇敢,他立即紧张起来,让赶快撤!”部队撤到山沟里趴下。他们等了不到半小时,来了好几辆车。原来,这些车是给前方部队运弹药回来的。从他们嘴里得知,前方是阵地,电区队不能继续前进。袁津溪这才知道,刚才看到的就是长津湖战役的战场。

停战前一周 他在前线负责电台

停战前一个周,袁津溪随师部到了281.2高地,负责电台。“坑道打得很简陋,炮弹一打,水一直滴,臭水没到我的脚踝,脚被泡得发白。”袁津溪说,“停战时,我就在前线。”

袁津溪在朝鲜待了六年,前三年发报,后三年培养无线电报务员。“我的同学、老师接连去了朝鲜战场。因为我的成绩还不错,所以才能到前线指挥所。”袁津溪很自豪。在战场上,这个年轻的报务员除了看到战争的残酷,还有战友的热血青春。

“我完成了发报任务。现在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繁盛,人民的生活也好了。”袁津溪感叹。

新闻推荐

奋力创新创业 激活一池春水 济宁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本报记者王粲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今年以来,济宁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速聚集创...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