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记第八届全市道德模范张佃壮
本报记者梁琨
28年来,张佃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摊上一个好书记是咱北元疃村老百姓的福气。”乡亲们的心声,是对张佃壮最大的褒奖。
“我身上最闪亮的光环就是农民,最感到骄傲的是成为一名奋斗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农民。”1993年当选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之初,张佃壮就下定决心,要以实际行动逐步改变村庄的面貌,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致富还得在土地上下功夫。”他率先在村里发展了600亩土豆规模种植,一个个外观鲜亮、口感绝佳的土豆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供不应求。在张佃壮的带领下,看到希望、尝到甜头的乡亲们思想更加解放,积极性更加高涨。为了把乡亲们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他顺势而为、借势而上,流转土地,建造各类养殖大棚、发展养殖业,还带动村民成立了财元果蔬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供产销一条龙”服务。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后,张佃壮更加坚信农业农村大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他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种植业的环保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引进综合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建成高温日光大棚60座,栽植无花果100亩,成功投产日光温室西红柿、黄瓜、青椒、辣椒、草莓、茄子、西葫芦等茄果类蔬菜,荣获了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3.15标志产品认证”,并申报国家专利。“下一步要建设生态观光区、科技示范区,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同时考虑补充上仓储、物流、烘干、包装这些中间环节,做成‘一条龙’产业链条。”张佃壮细细规划着。经过多年的努力,北元疃村规模种植业进入了多品种种植、协同发展的阶段。
谋划经济发展的同时,张佃壮时刻惦记着如何更好地建设北元疃村。一直以来,村里基础条件差、村内房屋杂乱无章、道路泥泞。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思冥想“破题之路”,最终决定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村庄改造工程着手。村庄规划调整改造涉及每一户的利益,为了让大家满意,顺利推进工程进度,他以身作则,把采光不好、别人不愿意要地的宅基地换到自己手里。面对家属的不理解,他却不以为然:“为村庄建设,我当书记,就得抢着吃亏。”在张佃壮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庄改造提升全面铺开,北元疃村512户整体拆迁。在原址重新科学规划建起新村,同时硬化村内路网、修建排水沟、高标准自来水厂,全面实现“户户通”“路路亮”,村民的家中用上了安全、环保天然气。为了把北元疃村建成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新农村,张佃壮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他带领村党支部以提升村容村貌、生活垃圾整治、厕所改革、污水治理为抓手,组织村民对房前屋后、沟边路沿、村头巷尾、坑塘沟渠的“四大堆”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大街干净整洁,小巷通透明亮。另外,张佃壮还在村庄房前屋后统一规划,种植石榴树、金银花,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给全村每年增加120多万元的收入。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张佃壮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将“文明是立身之本,孝贤是元疃之魂”作为村庄的文明理念,建立完善村级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面修订村规民约,搜集整理村内家风家训,并组织编写了《北元疃村志》《北元疃村史》,增强群众的凝聚力、认同感。为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北元疃村又修建了“景泰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场所,把乡村民俗记忆馆、孔子学堂、乡村图书馆办成老百姓生活中的“第二课堂”。每年开展“五好家庭”“美洁净雅”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定期举办“爱心理发”、免费洗澡、为贫困老人“晒被子”等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幸福基金”“幸福银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如今的北元疃村,条条都是文明街,家家都是文明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荣誉,老百姓生活在这里感到知足、舒心、踏实、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新红孔淑雨尹贻晓庞飞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10月17日,曲...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