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铁臂阿童木” 带着义肢讲课三年,黄岛小学教师郑红霞:我就是个普通人

半岛都市报 2021-09-09 00:58 大字

正在课堂上跟学生互动的郑红霞。

面对智能教学,郑红霞也能得心应手。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魏军

上课铃声响起,踏着轻快的节奏,她夹着课本和平板电脑,走进四年级的教室。不一会儿,宏亮的讲课声伴随学生们的欢笑在教室中响起,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小学数学老师郑洪霞普通的一天。

快乐和幽默一直是她的课堂特色,直到她在黑板上写下这一节课的名称——《圆柱与圆锥》,才让人发觉一点不同:她用的是左手板书,虽然字体工整书写流畅,但难免会让人注意到她略感僵硬的右手。原来这个潇洒自如的女老师,整条右臂是义肢。

童年一场意外改变了她

因为担心义肢颜色不自然,郑洪霞习惯带着肤色手套,尽量让自己和普通人一样,用她自己的话说:“其实我感觉,真的没什么不同。”

“没什么不同”,这句话贯穿了郑洪霞从失去右臂到现在的整个人生。

10岁那年,因为体育课上的一次意外,郑洪霞摔伤了手臂,医生说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没想到这个小手术,竟然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手术不小心伤到了手臂的神经,渐渐地郑洪霞的右臂变得肿胀,甚至无法正常生活。父母带着她不断求医问药,最终在北京的专家那里得到的答复是神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没有办法医治了。

现在回忆起年少的时光,郑洪霞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后来,郑洪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曲阜师范大学。在大学毕业之际,由于手臂的情况一直不乐观,她和家人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了截肢手术。在别人看来截肢这件事挺吓人的,但郑洪霞说起来,依然轻描淡写,“毕竟已经这么多年习惯了右臂失去功能的生活,截肢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轻松。”

不仅如此,在住院期间,她还教会了同病房因车祸失去一条手臂的小男孩如何单手系鞋带。担心他记不住,出院后还专门给他拍了教学视频。这也让郑洪霞受到莫大的鼓舞,她突然觉得,也许失去一只手臂,生活并不会因此很糟,也许自己依然可以做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事实确实如此。

在报考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师招聘考试后,郑洪霞虽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但接下来的体检和面试,才是她最担心的。没想到面试时,她不仅没有因为手臂受到任何质疑,还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高分。“没有人问一句身体上的事情。我能感觉到,所有的考官只关注我的课讲得好不好,他们的专业度非常高。”回忆起面试的场景,郑洪霞依然感觉温暖。

而到了体检时,医生检查完后笑着对她说:“你是教数学的呀?那更没啥影响了。”医生的话让郑洪霞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也让她又一次被温暖。

她是幽默的“铁臂阿童木”

和那些励志电影里不同,郑洪霞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身体遭遇冷嘲热讽或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她也把自己当普通人,只不过换一种生活方式。

入职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小学后,一开始领导和同事们也多少有些担心,在生活和工作上尽量给予郑洪霞多一些照顾。

但很快,郑洪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生活、办公,她都和正常人一样娴熟地自理,“没有什么干不了的,也没有太多的不方便。”

时间久了,领导和同事们也都把她当普通的一员对待,这让郑洪霞感到很开心。

“如果别人对我特殊关照,说明对我产生了同情、怜悯。我并不喜欢这种感觉,也不需要,因为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像现在这样,大家把我当普通人,我觉得就很好。”

对于学生,郑洪霞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新带一个班级的第一堂课,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她都会跟学生们说:“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于是有活泼胆大的孩子会直接问:“老师你的手怎么了?”

郑洪霞会笑着说:“老师是小时候受伤了,所以现在成了‘铁臂阿童木’。”

一节课不能延展太多,跟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也不便描述太多细节,郑洪霞便用这种方式,第一节课就轻松地把难言之隐化解,最多再叮嘱一句:“所以你们以后可要注意安全呀。”所以从第二节课开始,再也没有孩子会好奇地盯着她的手看,而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

每当说起班里的孩子,郑洪霞笑得最开心。她的课堂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幽默风趣、大大咧咧的性格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课堂氛围也总是十分活跃。

谁被抽到谁是“天选之子”

一晃三年过去,郑洪霞在教学上游刃有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直到去年年初开学前,老师们收到了学校的通知,从下学期开始,全校开始使用“智慧课堂”教学,所有老师都要使用平板电脑授课,让每个人做好培训准备。

这让郑洪霞突然焦虑起来。“智慧课堂”她以前也见过,一只手托着一台平板电脑,另一只手在屏幕上点击,就可以轻松授课。“但是我的右手是义肢,用它托着平板显然不现实,如果没放稳,平板就摔了。”

可当平板发放到手中,培训了一段时间后,郑洪霞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她来说,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没有任何障碍,反而更加受用。而每次遇到举手不积极的情况,郑洪霞便会调出“随机选人”的功能,并告诉孩子们,这和中彩票一样是系统随机的,谁被抽到谁就是“天选之子。于是,孩子们觉得被抽中回答问题也变成了一种既光荣又有点刺激的游戏。

郑洪霞的班里有一个男孩子,因为从小母亲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又寡言少语,所以孩子的性格有些胆小内向,“每次喊这个孩子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就哭。”后来渐渐地被郑洪霞课堂上欢乐氛围带动,一个学期过去,大家都感受到那个胆小的男孩子的变化,“站起来回答问题再也不会哭了,而且能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看着孩子逐渐成长,郑洪霞感到很欣慰。

除此之外,数据的反馈和分析也是郑洪霞觉得智慧课堂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现在的随堂测试,学生答完题之后,智慧课堂自动分析数据,全班答题情况一目了然,每个学生错在哪里也一清二楚。能够让老师更精准地教学。”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有人跟郑洪霞说,你可以跟学生们说说自己的经历,这样不是会更加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吗?

郑洪霞听了直摇头,“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励志,我就是个普通人。”最重要的是,郑洪霞的教学风格本就是开心风趣,课堂气氛也一直是轻松欢乐的。她并不喜欢这种悲情式的教育风格。

因为她知道,灌鸡汤、打鸡血也许能换来一时的激励,但孩子们面对未来漫长的学习生涯,最大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对学习的乐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优秀的品格与兢兢业业的工作,郑洪霞收获了师生与家长的好口碑,在学校举行的“一师一优课”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所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获一等奖。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全区的“智慧课堂”等活动的公开课。

站在几百人的报告厅中上课,郑洪霞依然和日常上课一样放松,发挥稳定。用她自己的话说,也许是因为从小经历了太多,所以面对不管大小场面,她的心态一直很稳。

“我很少对学生说,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做出怎样伟大的成就。我不觉得人一定要达到怎样的世俗标准才是成功,我希望我的学生未来能掌握人生的选择权,能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实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这就够了。”

对于自己,郑洪霞也是同样的期许——未来继续无私地奉献给教育工作,带好每一届学生。“我希望我对教学的热情,不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自己能一直保持初心。”

虽然在外人看来,命运似乎对这个90后的女孩不公,但一路走来,郑洪霞觉得其实挺好的。也许正因为她一直乐观地对待这个世界,生命才会比想象中更美好。

新闻推荐

为爱坚守 照顾瘫痪丈夫33载 记济宁好人、曲阜市尼山镇东鲁源村村民桂以英

本报记者王粲桂以英留给他人的印象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微笑背后是她33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丈夫,用心抚养年幼的儿女,精心照...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