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爱坚守 照顾瘫痪丈夫33载 记济宁好人、曲阜市尼山镇东鲁源村村民桂以英-地方网 /style/wap/article.css" /> 


为爱坚守 照顾瘫痪丈夫33载 记济宁好人、曲阜市尼山镇东鲁源村村民桂以英

济宁日报 2021-06-20 07:47 大字

本报记者王粲

桂以英留给他人的印象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微笑背后是她33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丈夫,用心抚养年幼的儿女,精心照顾年迈的父母。她以瘦弱的双肩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她以一贯的坚强和乐观,给了亲人们家的温暖。

厄运突至她勇敢面对

桂以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丈夫刘承良是尼山乡水利站的一名普通工人,10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可爱听话。

1988年7月,刘承良突发脑梗塞,经过治疗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失去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一双儿女,高昂的医疗费,昏迷的丈夫……家庭所有的重担一下全压在桂以英一个人身上。面对困境,桂以英没有退缩,她毅然扛起了整个家庭里里外外的重担。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给一家人做饭,为丈夫洗漱、喂饭,做家务,喂养猪羊,下地种田。

虽然丈夫失去了部分自理能力,但在桂以英的心里,丈夫是她的精神支撑。有一次,丈夫觉得拖累家人差点寻了短见,桂以英发现后耐心开导丈夫,“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一切困难都会解决的。”听了桂以英的心里话,丈夫又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不仅能慢慢地站起来走一走,甚至可以用左手写字,拿筷子吃饭。

生活困境她坚强如刚

桂以英一直用心照顾公婆和孩子,好吃的好穿的总是留给他们,自己却生活简朴,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因为丈夫身边离不开人,桂以英每次回家看望父母只能匆匆前去连忙返回。母亲离世后,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她会经常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住一段时间。

可是,家庭的日常开支、孩子的教育费用、丈夫昂贵的医疗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桂以英就拼命干农活,她把家里的猪羊卖掉,粮食也卖光了钱依然不够,只能跑遍亲戚邻居去借,甚至去赊账。两个孩子很懂事,起早贪黑帮助桂以英割草、干农活,学习成绩一直也很好。艰难的日子在桂以英的努力下慢慢地熬过来,一双儿女顺利考上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都已成家立业。

厄运再至她创造奇迹

2008年1月,丈夫半夜脑梗塞复发,被桂以英连夜送到医院。入院后的丈夫昏睡了整整一个月,医生数次下达病危通知,亲戚朋友也都劝她,“别治了,醒了也是植物人”。但她始终不放弃,相信丈夫一定能好起来。

住院期间,桂以英每天精心护理,为丈夫擦洗身子,定时给他翻身、按摩身体,到了晚上就在一个冰冷的小马扎上过夜。一个月以后正当桂以英给丈夫按摩时,丈夫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些许,可是目光呆滞,一会又闭上了,但就是这一眼让桂以英激动地掉下了眼泪,她明白丈夫有希望了。慢慢地,丈夫每天睁眼的次数和时间增多了,但是不会言语,头脑不清,不认识任何人,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但只要丈夫还活着,桂以英就很满足了。

出院回家后,桂以英听说穴位按摩对恢复身体有好处,她就自学,每天坚持为丈夫按摩,一年365天从未间断,双手硬是磨出了老茧。每天,桂以英都像照顾婴儿一样悉心地照顾着丈夫,现在,丈夫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白天可以坐在轮椅上了。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今的桂以英已成了68岁的老人,33年的寒来暑往、不离不弃,桂以英用爱坚守了一个温暖的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乡亲们广为传颂。

新闻推荐

济宁市爱眼护眼协会成立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纪闻路)6月6日,由济宁市爱眼护眼协会、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曲阜邓智华院士服务中心、济宁明仁眼科医...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