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盘桓大泽乡□张炳辉

拂晓报 2021-04-21 09:38 大字

如果跟着书本去旅行,但凡读完中学阶段课程的人都去过大泽乡,因为所学语文课中,有一篇汉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陈涉世家》。由此,知道了2000多年前发生在如今安徽宿州城东南20多公里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泽首义,也学会和记住了“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励志名句。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单就“本纪”和“世家”体列来说,有两个是另类,一是记载历代帝王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本纪”,却把没当过帝王的项羽记入《项羽本纪》;二是记载汉武帝及以前历朝诸侯贵族活动和事迹的“世家”,却把不是诸侯贵族的陈涉记入《陈涉世家》,可见太史公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烈体现在这两个人身上,也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这段话,并没说到自己,“司马迁受辱而作《史记》”是后人加上去的,但却表明了他尽管受刑也要写好《史记》的真实心迹。“发愤”之作的说法一直以来很流行、很普及。

读《史记》最大的感受是现场感及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曲折动人的故事,荡气回肠的事例,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场景,追根溯源的家世,无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比如《陈涉世家》,司马迁写到了青年陈涉怀有鸿鹄之志、精心设计筹谋起义、大泽乡揭竿而起、蕲县城整军安民、建张楚天下响应、大泽义军奋勇抗秦、大泽乡起义的失败等,又无一不是历史真实的再现。

在读《陈涉世家》时,难免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司马迁撰写这篇文章时必定“百年风云已过”,他是怎么知道大泽乡起义那么多具体情景的?他到过大泽乡吗?借助史料,今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司马迁不但到过大泽乡,而且在大泽乡盘桓数日,这是确凿无疑的。

这就要从司马迁的成长史说起。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学家,有着广博的学问修养。他不仅对史学事业十分忠诚,而且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培养,使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还要他向当时有名的学者学习古代历史文献。司马迁20岁时,遵照父命,开始了亲自到全国各地去实地考察,看看各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逸闻轶事。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到江陵,过长沙,登庐山,访姑苏,临江阴,上曲阜,入沛县,又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盘桓数日,实地考察了公元前209年九百卒大泽乡受困、起义的筹谋、鱼腹丹书、篝火孤鸣、智杀将尉、筑坛盟誓、射鹿起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之地,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却点燃了全国抗击秦朝暴政的烽火,可以说,没有“大泽一声雷”,就没有秦的二世而亡,也就没有此后大汉一统江山、平民登基做天子,司马迁又怎么不留心留意,唯恐疏漏,然后反复斟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最真实的历史、最鲜活的一面呈现给后世后人,这才有了2000多年后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几乎人人要读的《陈涉世家》。

这是司马迁20岁时的第一次考察,用了近三年时间;此后直到27岁或随汉武帝出行,或奉命前往云南和四川,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地。在2000多年前极为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走了那么多地方,是他后来成为中国首席历史学家的基础。凭着地图追寻司马迁受刑之前的脚步,可以悟到他在万里跋涉中得到磨练,为后来能够最终战胜人生道路上“生不如死”的巨大坎坷,完成父亲的遗志,也为后人留下一笔无与伦比的巨大精神财富,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求实求索精神,使他能够打破许多陈腐僵化的观念,以人为本,突破旧框框,“成一家之言”。他敢于把不是帝王的项羽写入“本纪”、敢于把在大泽首义的陈涉列入“世家”,把他们放到和封建帝王及诸侯王平起平坐的位置,这是独特的视角,也有惊人的魄力。

恒久的大泽乡,永远的涉古台,不朽的司马迁和《史记》。

新闻推荐

发展绿色能源 助力动能转换 ·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先进典型

——记市新旧动能转换指挥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专班本报记者刘建业本报通讯员张扬张婷婷市新旧动能转换指挥部新能源产业...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