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三中秦皇台中学教师赵云平:教书育人卅六载 只为践行老师的初心和本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邵一娟张丹通讯员张志刚

滨州日报 2021-04-15 08:48 大字

赵云平是滨城区三中秦皇台中心学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是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如今已经56岁的他,一如既往站在讲台上,只为践行老师的初心和本分。

说起赵云平,从学生、老师到学校领导,大家除了敬佩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讲台上,更是被他虽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的执着所感动。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理想。19岁高中毕业后,我就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民师队伍,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杀虎刘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好歹是圆了自己的老师梦,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赵云平记忆犹新。

就这样,赵云平开始在家乡这片教育贫瘠的“土地”上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农村教育缺的就是老师,好多分配到学校的老师由于受不了农村的艰苦条件,待不了几年,就想办法调走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赵云平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深感无奈。

不断学习是农村孩子成才的出路,立志于农村教育的赵云平没有妥协,他全身心扑到教学上,研究教材,钻研方法,把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为鲜活的例子和生动的故事,真正让课堂活了起来,他的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认可。

由于出色的教学和课堂管理,赵云平历任教研组长、学区副校长、完全小学校长。期间,他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注重对学生和教师的人文关怀,学校教学成绩不断提升。同时,教学管理之余,赵云平还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学历,他的教学理论更加丰富,管理理念日臻完善。

一直以来,入党是赵云平的一个心愿和向往。1965年出生的他,经历了国家从贫穷到富裕,在内心,他对党和国家有着特别的感情,特别是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赵云平更是深有体会。

“从踏上这三尺讲台,我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学校。”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赵云平在心里立下誓言。2007年11月,赵云平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圆了他多年的心愿。

正当赵云平在教育教学上阔步前行时,偏偏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8月,赵云平在一次体检中查出罹患食道癌,但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失去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在住院治疗期间,赵云平主动辞去校长一职,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离不开学校,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赵云平笑着说。在心里,赵云平把学校和学生当成了他的全部。病情稍有好转后,他多次向学校提出申请回到工作岗位,但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教委安排他负责学校的诗教工作。

“只要回到学校就行,干什么我都愿意。”回到校园的赵云平,如鱼得水,一下子就来了劲儿。为了做好诗教工作,他多次外出学习,编印教材,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在赵云平的努力下,学校顺利通过了“滨州市诗教先进单位”的检查验收。

如今,赵云平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的同时,还负责滨城区诗词学会“秦台诗社”相关工作,并多次在“渤海文学”、“滨州文学”、《诗词月刊》、“凤凰诗苑”等网络平台及报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散文及诗词。

赵云平不但热爱教育教学,还异常热爱生活。每当学校开展文娱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用自己满腔的爱,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养育他的家乡。

新闻推荐

一站式服务 多元化解纷 有了和为贵 日子更和谐

本报记者刘伟栋通讯员陈曙光张艳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近年来,曲阜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治理现代社会的价值作用...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